“前年,高壩村一張姓孤寡老人,死在屋裏三天都沒人知道,還是與之相伴的狗一直在屋內亂叫,引來了鄰居上門問詢,才發現老人早就死了!這種本來該進養老院的老人,卻在他土生土長的土地之上,發生了如此淒慘的人倫悲劇。”
“有一天我去走訪一家老鄉,問她村子裏治安好不好。她說治安啊好得很呢,能不好麼!本來我有為她是正說的,但補充那四個字,我就知道出問題了,所以我問了個為什麼。
她說:能不好麼,村子裏大多數家裏都家徒四壁,沒啥值錢的東西,過年時連臘肉都掛不起兩塊,所以那些小偷小摸的人,已經有幾年不光顧村子了。各位領導,說實話我聽到這話時,雖然感覺那老鄉有點怨氣,但我還是坐不住了,一個小偷都不光顧的地方,算是什麼地方呢?”
“村子裏的這種狀況,造成了高壩村的愈益破敗與凋蔽。那麼,高壩村是不是真該如此窮呢,其實早年高壩村在通濟鎮裏,是有名的富裕村。因為靠山石頭多,高壩村很多人都有一門石匠的手藝,那時可以憑手藝掙錢。
但後來這手藝不值錢了,早些年的瓜果也能賣到錢,但現在生活成本高了,挑一挑瓜果到鎮上,換來的錢還不如去打工一天。沒有勞力的人或勞力弱的家庭,麵對這種情況,幾乎是叫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
“好在高壩村的苦日子就要過去了,今天高壩村來了很多大領導,雖然我見識不多,但我知道一些大領導也是國有大企業的老板,你們都是有大氣魄、大能力之人,稍為給高壩村出個主意,也能讓高壩村受益匪淺。謝謝大家!”
“啪啪啪啪……”丁猛說完,現場一片寂靜,因為縣上不知領導們對這個介紹如何看,而市上的領導則不知省上來的人如何看,好在寂靜也沒多久,楊平就帶頭鼓起了掌來,然後現場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同誌們啊,剛才丁猛書記的講話,讓我陷入了感動與思考之中,所以這話講完了,可掌聲卻忘了。
我所感動的,是高壩村有丁猛同誌這樣的好書記。從他剛才的彙報裏,我就聽出,這是一個腳踏實地做事的幹部,雖然沒有來自上麵的任何幫助,但他在盡自己之力化解群眾的困難。或許,丁猛同誌還做得更多,他隻是沒有講出來而已。
在此,我也順便向興隆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同誌做一個介紹,本來這次視察,是黃澤仁同誌帶隊來的,但在兩天前省政府主要領導同誌找到我,希望我能來高壩村看看,看能不能找到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經驗。
就目前來看,高壩村如此狀況,自無什麼脫貧經驗可談,如果說有,也隻是高壩村貧困狀態的教訓。但這同樣是省政府主要領導同誌讓我參與這件事的本意。
窮,為什麼窮,總要尋找到原因;富,為什麼富,總有它的根源;而此前窮,現在富,這具體的做法、變化,總有事例可尋。”
“下麵啊,請我們的大老板、財神爺劉恒同誌表個態吧。”楊平簡單地說了幾句,就交給了今天真正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