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部分地區己經進入雨季,局部地區將出現強降雨甚至冰雹等現象,汛期即將來臨,各地都要做好防洪準備。難得的好消息是,連續一周都處於強降雨天氣的東北地區即將迎來晴天……下麵是城市天氣預報……”
屋外的雨淅淅瀝瀝的,陰雨綿綿已經持續一個星期之久了,好似陣痛,時間少有的綿長。程諾蹲坐在台階上看著,雨勢忽大忽小,連綿不絕。
雨滴砸出一個個小小的水渦,單調而沉悶。寂靜的環境下,連眨眼的速度都慢了許多,她的大腦因為周遭的環境呈現著間歇性的空白,一些本該忘記的畫麵逐漸浮現,清晰得恍如昨天。
又是下雨天,高中照畢業照的那天也是下著小雨,因為雨水照出的人都有些虛,程諾那時候瘦得就剩下一把骨頭,怎麼看都是一臉苦相跟現在笑麵的模樣天差地別。
再後來呢,大學報到前一天,也是瓢潑大雨一通亂下,第二天倒是個大晴天。
對,雨過天晴。
連帶著空氣都被雨水淨化了。
程諾覺得她能上大學首先應該感謝一九九九年的高考擴招政策,因為如果沒有高考擴招,那麼像她們這些在社會上可有可無的人是不會有這個相遇的平台——大學。
不知是從哪年開始高校如雨後春筍般瘋長,公辦的民辦的,公費的自費的,起得名字相似的,坑了不少的窮學生也坑了一些有才華的人。然而習慣了一種模式後,這種良莠不齊的教育環境反而讓大家覺得舒適無比,因為混日子成了現代的主流。現在畢業即失業,混的就是個本科的文憑而已,不得不說現代學生的心相比前人要大得多。
上學時曆代班主任的口頭禪都是“你們是我見過最差的一屆,所有的老師像是一個師傅調教出來的一樣,都說著九斤老太的哲理,嗬,一代不如一代。
而我們就是這樣的一代人,像極了美國的那一代,被稱為垮掉的一代的年輕人。
我們也被冠以諸多的名詞,最為津津樂道的要數在出生年代加了個後字,沒錯,我們是被寵壞的九零後;我們是恣意妄為的九零後;我們是賭上青春堵上命運的九零後。
在這個普通大學,多數都是捧著錢上來的孩子,你說他們不行,他們還比專科的學生分數高,說他們行,他們也不見得是棟梁之才。或是中庸得一無是處的平均,或是某一項特別強於他人,其他則一塌糊塗,然而中庸和偏才要想在中國這個社會中通過高考改變命運,難於登天。
不過等大家好容易熬出了頭,也別拿豆包不當幹糧,普本說出去再怎麼也強於職高不是麼。
隻是剛進大學,就如同脫韁的野馬,天性在一瞬間釋放,無師自通的孩子們在大學中摸出了屬於自己的規律。
大家秉持著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的基本政策方針,在大學世界裏如魚得水,樂不思蜀。大家並不介意花了多出三倍的錢,卻沒有得到前程,因為隻貪圖了一時的歡樂,足以蒙蔽年輕人的雙眼。
在這裏,學渣和學霸都不存在與,學成狗倒是時有見到。
當然這是後話。
那麼第一印象呢?程諾歪過頭閉上眼睛仔細的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