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伯道:“我和慧茹的關係挺好,她走了以後,每年清明、冬至、過年,我都去墳上看看她,素衣回來了,慧茹在天有靈,一定會很開心的。”素衣感動,連連道謝。
慧茹的墳就在離村口不遠的一片空地上,一個不大的小墳頭,前麵立著一塊木碑,上麵寫著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婆婆之墓”,是素衣當年立下的。
鐵皓從自己的空間儲物器裏拿出許多貢品,還有一束鮮花,擺放在墳前,天涯屈膝下跪,天涯一跪,鐵血盟一眾全都都跪下了,楊老伯也跪在一旁,天涯開口道:“婆婆,您還記得我麼?我是天涯,在您家吃過好幾次飯呢,天涯回來了,也把素衣給您帶來了,素衣現在是天涯的妹妹,又是我侄兒的未婚妻,您放心吧,有天涯在,素衣就永遠不會受委屈。”
鐵皓道:“婆婆,鐵皓此生沒能見您老一麵,但是,素衣現在是我的人了,婆婆放心,鐵皓絕不會虧待素衣的。”聽著自己的哥哥和未婚夫的話,素衣已經哭成了淚人,鐵皓將素衣摟在懷裏,替她擦掉淚水,素衣道:“婆婆,素衣回來了,素衣好好的回來了,您安息吧。青陌村是我們的家,您在這裏一定不會孤單,以後素衣會常回來看您的。”天涯道:“婆婆,您安息吧,我們走了,以後再來看您。”
眾人起身,天涯對楊老伯道:“楊老伯,村裏的前輩都對天涯有恩,晚上咱們一起吃飯,誰家裏有什麼困難都說出來,天涯幫大夥兒解決,另外,天涯在東山郡那邊有自己的宗派,有靈武學院和書院,村裏誰家有孩子想讀書或者覺醒出靈印的,都不妨交給天涯。”
楊老伯道:“困難倒沒什麼困難,我們這種小村子,自給自足,國家征收的賦稅不高,都有富餘,日子過得挺好,就是孩子,村裏也沒有個文化人,城裏的私塾又上不起,能讓孩子們上學,是再好不過的了,楊老頭現在是村裏的村長,晚上我給他們說說,大夥兒肯定求之不得啊。走,先去我家,我安排人布置布置。”
不知不覺,黃昏了,在楊老伯的招呼下,整個青陌村都動了起來,家家戶戶都把自己家的小飯桌搬到了村口的空地上,青壯年們在地上架起了篝火,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聚集在村口,擺置完之後,大家自覺地站成方陣,楊老頭登上一個高高的土台子,對村民道:“今天,是咱們青陌村大喜的日子,咱們村來了貴客,大大的貴客,所以今天晚上,我們全村陪貴客們一起狂歡,家裏做了什麼飯菜,藏了什麼好酒,都獻出來,這位貴客,多年以前還是個少年,曾經從我們村子經過,我們留他在村子裏吃住了幾天,如今,貴客已經功成名就,回來感謝我們了,貴客在東山郡有自己的宗派,有自己的靈武學院和書院,整個東山郡,都是這位貴客的地盤啊,貴客說了,誰家有孩子,無論是想學知識長學問,還是想學武學,強身健體,隻要你們放心,就都交給貴客,反正我家小孫子是一定要讓貴客帶走了,等過幾年學成了,就在貴客那裏謀個營生,不比種地強啊,大夥說是不是!”
在天涯的授意下,楊老伯沒有提自己王子的身份,可先前的長庚老人等人知道,回去就給自己家人說了,這會兒正激動著呢,一聽楊老伯號召,當下積極響應:“我家小孫子(小孫女)也交給貴客了,能讓一年回來看家裏一眼就行啦!”
楊老伯笑道:“那是當然,孩子是去讀書,又不是被拐賣了,想回來隨時都可以回來,貴客會派人護送的。”村民一聽,都放心了,大喊著:“我們也放心,多謝貴客,多謝貴客。”楊老伯哈哈一笑:“我們讓貴客給大夥兒講兩句好不好?”
“好好!”村民一陣起哄。
天涯無奈的笑笑,躍上高台:“各位父老鄉親,各位前輩,我叫天涯,那年,天涯還是個剛滿十八歲的少年,離開家,出外遊曆,路過咱們村子,受到了大家熱情的接待,那幾天是天涯永遠也難以忘記的經曆,天涯謝謝大夥兒,大夥兒都是天涯的恩人,天涯今日前來,就是要故地重遊,你們把孩子交給我,就放心吧,三五年後,天涯一定讓他們成長為棟梁之才!天涯此行,還帶了自己的一些朋友,與大夥兒一同狂歡,吃頓晚飯,晚飯結束後,大夥兒就安頓好孩子,明天我們就出發回東山郡了,天涯謝謝大家。”
楊老頭道:“好,那就準備開飯,都回家把準備好的吃食都端過來,我們和貴客一起吃飯啦!”說完,呼啦一下,村民都爭先恐後的跑回家端吃的、拿酒去了,隻有一群小孩子,聚在一起,睜著亮閃閃的大眼睛,好奇的打量著陌生人,他們還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從這一天起,已經發生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