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七個秀才趕考過此地,觀上聯,“難!”其中六人退出。僅一秀才留至半宿,想出下聯:十九月,八分圓,七個秀才六個還,五更四鼓三聲響,二嬌大嬌一人挑。
次日,知府見下聯乃佳偶天成。允秀才見兩女,擇一為妻,乃大嬌。大嬌又出上聯難夫:
一葉孤舟,坐著二三個墨客,啟用四漿五帆,經曆六灘七灣,受盡八顏九鼓,可歎十分來遲。
秀才略加思索,對出下聯:
十年寒窗,進過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欲,苦讀五經四書,應考三番兩次,今年一定要中。
小嬌不服,也要試試真“金”:
門內有才,閉門先要見才子。
秀才頓時語塞。巧了,府上有官員來訪,在門口下馬。此景秀才過眼,就對出了下聯:
馬旁有主,駐馬更需會主人。
自然,秀才成了知府的乘龍快婿。與大嬌結成了美滿姻緣。爾後,京城趕考,秀才又皇榜高中。
郎中與縣令對句
從前有一縣令經常夜間率領衙役上街巡邏,出巡時總愛帶上一把黑柄傘,以防下雨。
當地有一個中醫,對救死扶傷之事十分負責,不分白天黑夜,有請必到。
一次,中醫夜間出診,路過大街,遠遠看見一簇人迎麵而來,意識到必是衙役巡夜,為了避免盤詰,便躲進一條小巷內。但是,眼靈的衙役早已看見了,便前去把他抓到縣令跟前。縣令問到:“你是什麼人,午夜走街串巷,意欲偷雞,抑或摸狗。”中醫撒謊說:“我乃上京赴考的秀才,不是盜賊。”縣令叱之曰:“瞎說,三更半夜,什麼上京考試。”片刻之後,縣令又說:“好,你說是上京赴考的秀才,必當具備一定的文化,我出一對聯給你對,若對不上,當心無情的繩索。”中醫鎮定說:“請老爺出句。”縣令看了看帶著的那把傘,便以此為題說黑柄芙蓉傘,中醫毫不思索地對曰:
紅花止痛丹。
縣令又看了看左右,見一家商店門前兩邊分別寫道:綾羅綢緞,滬粵足頭。這分明是家綢緞店,又以此為題道:“三尺天紅緞;”
對曰:“六味地黃丸。”
縣令想,這位秀才,為何老是用中成藥應對。
縣令見以上兩對太短了,不過癮,又看見臨街一戶人家樓上敞開的窗門裏,坐著一位妙齡少女在燈下飛針走線,估計是行將出閣,趕縫嫁衣。燈光輝映,格外顯得唇紅齒白,儼若仙女降凡、芙蓉出水。便以此為題:
小女子,齒白唇豐,蘋果臉兒,定效三從四德。
中醫對曰:
大老爺,麵黃肌瘦,苦瓜體態,必有五癆七傷。
其實,好端端的縣令,那有這些疾病。衙役們聽到中醫這樣譏諷縣令,火冒三丈,欲把他抓起來問罪。但縣令製止說:“他這般對,確實對我是很大的侮辱,但他也是為對好這比對,才這樣做的,我們應該心胸放寬點。再說,我們出巡的目的,是要抓壞人,他既是秀才,不是壞人,又何必計較這些呢!算了算了。”
老翁贈聯救書生
夜深了,小油燈跳動著暗弱的為苗。桌前一年輕的書生目光呆滯,神情沮喪。
十年寒窗的艱辛,家人殷切的期望,進京應試途中的勞頓以及落第後眾人的鄙視。一幕幕情景在他腦海裏時隱時現。仕途無望,世態炎涼,有何顏麵活在世上呢?書生用顫抖的手寫下一副對聯:“寧死高鬼一等;勿活矮人三分。”
頓時,悲傷的淚水奪眶而出。急促的抽泣聲驚醒了一位同在客棧留宿的老翁。他急忙披衣下床,踱到書生跟前。眼見桌上對聯,老翁心裏已明白了大半,問明原因後,思忖片刻,揮毫題聯相贈:
地獄十八層,層層鬼把關,高鬼一等談何易!
人生幾萬日,日日君作主,矮人三分諒不長。
書生反複誦讀,翻然醒悟,悔恨自己的出走和輕生的念頭。次日即起程返鄉。苦讀三年後,終於金榜題名。
數字佳聯氣貪官
有個叫蔡善冰的知府,雖滿肚子學問,卻是個衣冠禽獸、唯利是圖的貪官。
大年除夕,他為自己寫了副對聯:“一心為民,二袖清風,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穀豐登,六情有節,七欲有度,八麵兼顧,久居德範,十分廉明。”橫批:“福蔭百姓。”此聯貼在了衙門口。
當晚,城中有個水禾田的秀才路過衙門口,瞧著那對聯氣就不打一處來。心想:你這狗官,地皮都被你刮了三尺,還標榜自己,真是狗屁胡說。
回到家中,水秀才提筆寫了一副對聯,又給衙門口掛上了:“十年寒窗,九載熬油,八進科場,七品到手,六親不認,五官不正,四體不勤,三餐飽食,二話不說,一心撈錢。”橫批是:“禍國殃民。”
第二天一早,知府仆人跑來大叫道:“老爺不好,老爺不好!”蔡知府怒斥道:“混帳東西,大年初一說不吉利話。掌嘴!”仆人嚇得又抖又結巴地說:“老爺,門外的對聯被刁民改成反。反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