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性格的科學(7)(3 / 3)

當我們目睹諸如此類的把戲時,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這把戲是虛榮心所造成的。我們在這個例子裏能夠看到,如果要想避免“一種聲稱的而實際上並不存在的無能”,某個人甚至會有過失犯罪的危險。由於野心和虛榮心的作用,就產生了生活中的這種混亂和偏離的情況。一個人生活中所有的坦白直率、真正的愉快和真正的歡樂及幸福,都被它們剝奪了。通過進一步的觀察和研究我們發現,僅是一種愚蠢的錯誤導致了這一切!

(二)忌恨

忌恨,是一種有趣的性格特征,其出現的頻率特別高。愛情關係中存在的忌恨並非忌恨的全部,在所有別的關係中可以發現的忌恨,也是它的一種延伸。所以我們發現,在童年期的在一種要超越別人的企圖中,兒童的忌恨就會不斷發展起來,而這些也是同樣能發展起野心的兒童,同時,他們對世界的好戰態度,也因這兩種同時存在的性格特征而得到證實。野心的姐妹花——忌恨,來源於受忽視的感覺和受歧視的意識,這是一種可以終生維持的性格特征。

在兒童中間,當他的一個弟弟或妹妹又降生到人世時,毫無例外地,忌恨幾乎都會在他們內心中產生出來,父母會更多地注意新出生的弟弟或妹妹,致使年長的兒童覺得自己仿佛是那被廢黜的國王。忌恨的程度會在這些兒童身上表現得很強烈,在年幼的弟弟妹妹出生以前,他們曾經生活在父母之愛的嗬護下。對於這種感受能發展到怎樣的程度,一個小女孩的事例就可以說明,她承認當她8歲的時候殺了3個人。

這個小女孩的進步非常遲緩,任何事情她都不做不了,因為她太虛弱了。結果,她發現在相對令人愉快的情形中也會有自己的身影。然而,在她6歲的時候,因為一個妹妹的到來,在突然間,她這種愉快的情形發生了改變。隨之發生改變的還有她的心靈,甚至於,她帶著殘忍的仇恨迫害她的妹妹。對於她的行為,她的父母很不理解,於是很嚴厲地對待她,並企圖要她對她的每一個錯誤行為負責。

有一天,在流經這戶人家的小河裏,人們發現了一個小女孩的屍體。沒過多久,又有一個小女孩被淹死了,最後,人們抓住了這個把第三個小孩扔進水裏的人,她就是我們的病人。她並不否認她是凶手,於是被送進精神病院接受觀察,而且最後,療養院成了她長期居住的地方,在那裏她要接受更多的教育。

忌恨,甚至更容易產生於有多個兄弟姐妹的情形下。眾所周知,一個女孩的命運,在我們的文明中並不會引起人們太多的關注。當她看見她降生於世的弟弟得到更熱情的歡迎,有更多的照顧和關注圍繞在他身旁,並得到各種各樣好處的時候——這些好處是女孩不能享受到的,她就容易顯得非常沮喪。

敵對,自然而然會因這樣的關係而產生。但也有可能,一個姐姐會像母親一樣對待自己的弟弟,她會把自己的愛表現出來,可是,在心理學上,與第一個事例相比,這種需要並沒有什麼不同之處。一個姐姐倘若用母親般的態度來對待弟弟妹妹,那麼,她將重新獲得一種為所欲為的權力地位,從這種危險的地位中,她能通過這種把戲而創造出一種有價值的技能。

通常情況下,家庭的忌恨導致了兄弟姐妹之間誇大了的競爭。當女孩感覺到被忽視,她就會促使自己拚命地去征服她的兄弟。最終,她會成功地超過她的兄弟,因為她更勤奮和努力,這其實也是非常常見的。但實際上,她得到了自然的幫助。在青春期,在心理和身體上,女孩的發展都快於男孩,即便在隨後的幾年中,這種差異會慢慢變得不明顯,甚至消失。

忌恨的種類有很多。我們在不信任中、在潛伏於他人身邊的準備中、在對同伴的批評性評估中,甚至在經常性地覺得受忽視的恐懼中,都能發現忌恨的影子。先前對社會生活的準備,決定著在這些忌恨表現中哪一種會突出顯示出來。自我毀滅是忌恨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奮力完成某項工作的固執則是另一種表現形式。這種性格特征還存在一些多變的形式,包括使他人掃興、愚蠢的敵對情緒、限製他人的自由及隨之而來的對他人的征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