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1 / 1)

在很多人眼裏,卡爾·榮格的理論就和他的姓氏一樣充滿了玄妙、神奇的色彩。但實際上,這位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發揚光大,並且做出更進一步研究的精神分析大師花費了畢生精力將心理學理論簡單化和淺顯化。他的女兒格萊特·榮格在其影響下也走上了精神分析的道路,隨後多拉·卡爾夫、芭芭拉·漢娜等人在研究心理學的道路上也深受其影響。

時至今日,依然還有不少人堅持認為,榮格的理論隻不過是弗洛伊德的夢境分析以及力比多原理的延伸。事實上,正是由於和恩師弗洛伊德的觀點發生了分歧,榮格才和對方不歡而散,走上了自我探索的道路。這樣看來,榮格的理論基礎雖然帶有弗洛伊德的影子,但卻有非常濃厚的個人色彩。對於榮格來說,他做出的最偉大的貢獻就在於對潛意識理論的追根溯源。通過對潛意識的深入研究,榮格向世人揭示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件發生的內在原因。

榮格的成就就在於,在弗洛伊德“前意識”的理論基礎之上進一步提出了心靈層次分析理論,並且將前意識深入剖析為“個人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在這裏,最具爭議,同樣也是榮格心理學理論中最受推崇的“集體潛意識”浮出水麵。它的真正核心就在於,相對於其他生物,人類的腦海中殘留下來的先祖記憶會讓一個人顯現出足以同其他生物相區分的“特性”。而這種經過千百年積澱下來的先祖記憶又會在人類內部形成一種共性,投射到現實生活當中,表現為本能。

除了潛意識之外,榮格對心理學的貢獻還有夢境研究、情節和原型理論等等。在討論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時,榮格還提出了阿尼瑪和阿尼姆斯、人格麵具等不易被人覺察,但卻真實存在的心理學現象。所謂“阿尼瑪”,就是男性人格當中的女性氣質,而阿尼姆斯則恰恰相反;人格麵具則是指一個人在社會交往當中會用另外一種麵貌示人,以此博得眾人的好感。在榮格眼中,即便是再野性的男士也會在特定的時刻彰顯出柔弱的一麵,而個人麵具的存在則從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人們之間的相互交流。

對於人類社會來說,有關心理分析的研究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很多時候,警察在處理案件時費盡心思也找不出一個頭緒,或許一個簡單的心理分析就能幫助他們解開謎團。又或者,一名平時看上去溫文爾雅、平易近人的鄰家男孩一夜之間就變成了殺人嗜血的惡魔,一個平時樂觀向上、銳意進取的優秀青年突然之間變得自甘墮落、離群索居……

如此種種行為其實都可以通過精神分析找到答案,並被逐一破解。號稱“親手殺死了600人的世界頭號魔王”亨利·李·盧卡斯就是一個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戀母情結在他身上得到了病態的發展,極度偏執的他殺死了自己的母親,以此獲得了對母親的“絕對占有權”。在隨後的日子裏,他還交上了一個同性戀朋友,並與其相伴。或許盧卡斯自己也不明白,到底是什麼讓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攻擊無辜的路人,犯下這種滔天大罪。而在榮格眼中,這些行為都是事出有因的。

當然,像盧卡斯這樣的“殺人魔王”也隻是心理鬱結積壓到了一定程度之後才形成的。對一般人而言,輕微的精神困擾是可以通過引導、釋放來宣泄的。隻要這種心理狀態能夠得到及時地排解,一切都會“風平浪靜”的,當然這也是編者寫本書的初衷。

在本書中,編者分別通過心靈層次分析、自我認同分析、夢境分析和性格分析4個方麵詳細解讀了榮格精神分析理論的精華部分;在第五、第六兩個章節中,編者則通過對沙盤遊戲治療和精神診療的描摹刻寫,希望為大家提供一些有利於放鬆心情、調節精神壓力的方法。

最後,編者衷心祝願每一個接觸到此書的人都能夠精氣十足、心情愉悅,充滿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