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諒唐墨染身懷六甲昏迷不醒,師太懷著慈悲的心,無法讓她繼續留在災民待的地方,聽之任之。
她給唐墨染請來一個懂醫術的小尼姑,為她探脈。可是研究了半天,也沒能說出唐墨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林元旦在旁邊著急萬分地等著,他不敢拒絕師太的好意,生怕唐墨染真的傷了身子。可是,他又擔心鎖情印的事情被識穿,暴露了唐墨染的身份。
外麵的事情,就是她們這些避世的人也早有耳聞。雖然不敢一口斷定,師太也有了很大的把握。
相比起那些半桶水的小尼姑,師太可是明了得多。她遣走了管事大媽,讓小尼姑也一同退下,“這個施主,貧尼沒猜錯的話,這個便是百裏國的小公主,當今皇上所要緝拿的人吧?”
林元旦見瞞不下去,他也隻好痛快承認,“不敢瞞你,正是。軒轅沛楠是怎麼樣的人,相信師太心裏早以做出評價。還請師太為天下蒼生著想,救救小公主。”
說著,林元旦又一次跪到師太麵前。對他來說,跪一下,真的沒什麼。如果跪在這裏,能將事情解決,他願意這樣去做。
師太是個明白事理的人,如今,軒轅國的百姓已經淪為賤民,個個食不果腹,淒慘無比。而她麵前的林元旦,更是一臉絕望。
她沉著一張臉,要是摻和此事,便免不了冒險。為了救助唐墨染,置外麵那些災民不顧,是否真的值得?更何況,大家心裏都清楚,軒轅沛楠不會傷她性命。
師太頓時陷入迷茫之中,一下子點頭蹙眉,一下子搖頭歎息,“罷了,上天有好生之德,前麵的竹林有一處小茅屋,若是有人前來,聽到風聲,你也可做好防備。能不能保全小公主,那得靠你自己。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林元旦點了點頭,帶著唐墨染急匆匆地離開。
是夜涼如水,靜謐得讓人發慌。林元旦守在唐墨染的身邊,就是累極,困極,半點也不敢掉以輕心。
軒轅戰真的就這樣去了嗎?接應他們的人,什麼時候才來?
大軍在通往北辰國的路上,就傳出了軒轅戰陣亡,軒轅沛楠登基的消息。
“什麼?君王殿下被炸得麵目全非,還被割下頭顱拿去領賞邀功?這是真的嗎?我不相信。”
北辰胥已經驚恐無措,更別說一直守在軒轅戰身邊的陳平,王吉還有馬祥三人。軒轅戰死了,徐安一點消息都沒有,心裏的不安讓他們無法繼續保持冷靜。
可是,浮雲山怎麼辦?小公主還等著他們去救。
他們把臨行前,軒轅戰囑咐的事情牢記於心。不管那邊戰場亂成什麼樣,他們必須先把他交待的事情做好。
“讓我回去,他到底死沒死,我要親自查看。更何況,鎖情連心,君王殿下出事,小公主又能好得到哪裏去?這個世上,或許隻有我和鬼醫,可以將受到鎖情印反噬的人,保住一點氣息。”霍清風攔下了陳平的去路,讓他帶上自己。
霍清風的醫術更勝鬼醫,他的話,他們不敢懷疑。要不是因為鬼醫,當年受到反噬的月離,早就已經離世。哪會有今天的保留一點氣息,讓百裏譽可以行動自如。
雖然說這樣的行為欠缺考慮,可實乃是萬不得已。
陳平帶著霍清風,急匆匆地趕到了印月井,來到唐墨染他們之前躲藏的地方。他們看到這些災民的慘況,看到大家因為改朝換代的人心惶惶。
“請問,你有沒有看到一個十七八歲,頂著一個大肚子的昏迷女子?”霍清風找人問了起來。
昏迷的年輕孕婦?早上才剛剛將她們趕走,他們又怎麼可能不記得?
“走了走了,那婦人都昏迷好長時間了,長得蠻清秀的。下午才剛走,聽說朝廷有令,懷孕婦人移交官府照顧,所生孩兒,免除賤籍,納為南宮子民。他們可能去投奔官府了,你們去官府碰碰運氣吧!”
林元旦帶著唐墨染去官府了?這怎麼可能?可是,昏迷不醒這一點,加上年紀外貌,應該八九不離十了。
當陳平和霍清風疑惑之際,一個老婦人走到他們麵前,低聲說了起來,“那小夥子可心疼自己媳婦了,說什麼都不願意讓她去官府。後來驚動了管事大媽,才被請了出去的。”
原來是有人趕走他們的,可是,他們不可能去官府。
他們二人交換了一下眼神,覺得應該從管事大媽身上下手。
可是,管事大媽卻說,“我不知道他們去哪了,反正,見過師太之後就離開了。一開始,師太還讓小尼姑給她探脈,怕是真的有什麼傳染病。為了大家的安危,不得不將他們遣走。我勸你們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別找她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