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製作真正有效的麵膜,在準備工夫上不能有半點怠慢。不僅要學習麵膜DIY的細節,更要準備好麵膜DIY所需的一切工具,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始你的DIY大業,而不至於在製作麵膜過程中手忙腳亂。
麵膜DIY常用工具12種
1計量匙DIY麵膜時常常說到的“1勺”或“1匙”,就需要這樣的計量工具,用來取用正確劑量的材料。一般來說,1大匙等於15毫升左右。
2量杯主要用來計量那些劑量較大的材料,可以準確地計量原料的比例。如果沒有,也可以使用家中的米杯。
3玻璃器皿如玻璃小碗、小罐等,可以多多準備,用來盛放麵膜原料、調製好的麵膜汁水等,材料以玻璃為佳。
4攪拌棒用來將麵膜材料及其加工物攪拌均勻。如果沒有,可以用筷子或湯匙代替。
5刀具DIY麵膜的原料大多是蔬菜、水果等天然材料,刀具可用來對原料進行切割,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6榨汁機用來對蔬菜、水果進行攪碎、榨汁等處理。如今市麵上許多榨汁機兼具榨汁、加熱等多種功能,使用起來十分方便。
7手動榨汁機對於檸檬、橙子、葡萄柚等水果,無法使用一般的榨汁機進行攪碎榨汁,但可以使用手動榨汁機對這些水果進行擠壓。如果沒有,也可以用手擠出其汁液。
8微波爐有些麵膜材料在DIY時需要加熱,微波爐方便快捷,可以迅速進行加熱。
9濾網很多手工麵膜在製作時隻取原材料的汁液,這就需要將原材料進行榨汁或處理之後,用濾網將殘渣過濾掉。如果沒有,也可用幹淨的紗布代替。
10麵膜紙有些麵膜材料的水分較多而且較稀,不易黏附在臉部,將麵膜紙浸滿材料的汁液,然後敷到臉上,可以保證材料中精華成分的充分利用和吸收。
11麵膜刷用來塗抹麵膜,也可以作為攪拌棒使用。
12保鮮膜敷完麵膜後,有時也可在上麵多敷層保鮮膜,可以促進肌膚表麵溫度升高,提升麵膜的效果。
三標準助你巧選麵膜紙
麵膜紙是DIY麵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一般分為壓縮型與非壓縮型。壓縮型麵膜紙大小與五角錢硬幣差不多,厚度約3毫米,方便攜帶;而非壓縮型厚度、尺寸更容易選擇,使用也很方便。無論是否壓縮,麵膜紙的挑選都應遵循以下三個標準:
標準一:尺寸適宜
麵膜紙的尺寸適宜,首先要求整體上的大小合適,剪裁符合大多數人的臉形。其次,在細節處的尺寸、剪裁也要符合臉部的需求。紙麵膜會留出眼睛和嘴部的位置,這樣是為了在敷麵膜時避開這些比較嬌弱的地方。
標準二:厚度足夠
麵膜紙一定要達到足夠的厚度,才能保證麵膜材料的營養精華更多地被麵膜紙吸取。如果麵膜紙厚度不夠,將浸滿液體的麵膜紙敷在臉上時,會容易流淌下來,造成浪費。所以,最好選擇比較厚的麵膜紙,讓麵膜材料的精華被麵膜紙牢牢“抓住”。
標準三:質地細膩
麵膜紙與臉部肌膚“親密接觸”,質地自然非常重要。首先要柔軟,這樣才能緊密地與臉部貼合,使精華營養成分被臉部充分吸收。其次,麵膜紙敷上後的觸感要舒適、細膩,不會讓臉部肌膚感覺粗糙,這樣才能保證臉部不會受到傷害。
麵膜DIY該如何用水
水是麵膜DIY時非常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各類果蔬的榨汁,還是麵粉、蜂蜜、牛奶的調配,或是維生素膠囊、植物油的使用,都離不開水的幫忙。所以,用水的選擇也非常重要。
1礦泉水/純淨水/自來水在DIY麵膜使用水源的選擇上,一般建議使用礦泉水。礦泉水對材料中養分的吸收力更強,能讓養分更均勻地分布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