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可愛的兒子(2 / 2)

接到明明後,潘金豔不打算馬上回家,也不準備帶兒子回賓館。她準備在外邊玩一會兒。到哪裏去玩呢?不去附近的公園,也不去展覽中心的廣場,而是去一塊稻田。

潘金豔事先開車察看過了,從她們家住的小區門口往東,穿過高速路再往東,大約走兩三裏的樣子,那裏還有一個城中村,村邊還種有一塊稻田。

黃黃的稻子已經成熟,整個稻田裏充盈的都是稻穀的香氣。潘金豔想好了,到稻田邊,她要向明明提一個問題,問問明明,他每天吃的大米是從哪裏來的?

明明答不出,她就會指著沉甸甸的稻穗兒,把稻子的成長過程,再把稻穀變成大米的過程,仔仔細細講給明明聽。

如果明明有興趣,她還打算扯著明明的小手,到稻田的田埂上走一走,看能不能捉到一隻穿綠衣服的螞蚱給明明玩。

幼兒園的大鐵門準時打開了,穿著藍大褂的葉兒把各個班的孩子按班次順序送了出來。

阿姨本來要求孩子們排著隊走,不要跑。但家長一喊孩子的名字,孩子一看見家長,禁不住就跑起來。他們張著雙手,如同蝴蝶張開了翅膀,紛紛向前來接他們的“大人花”飛去。

明明三歲半,今年剛入園,所在的班是小班。明明每次從幼兒園時出來時,都是當媽媽的潘金豔先看見明明,她叫著明明,明明,連連向明明招手,明明才看見她。

明明一看見她,就喊著媽媽,媽媽,揚著小手向她跑過來。別看她才一天沒看見明明,但她覺得好像跟明明分別了很久似的,趕緊把明明抱起來,緊緊摟在懷裏。

那是一種源自骨子裏的母子之親,血緣之親。那一刻,是潘金豔深感幸福的時刻,每次把從幼兒園跑出來的兒子抱在懷裏,她都幸福得幾乎落淚。

按照幼兒園排定的順序,是小班的孩子先出來,接著是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出來。這天小班的孩子出來了,潘金豔沒看見明明。

孩子剛吃過晚飯,有的孩子吃飯慢一些,有的孩子還要去一趟廁所,孩子出來晚一會兒的情況是有的。

看不見明明出來,潘金豔雖然有些著急,眼睛瞪得雖然好像有些不夠使,但她還在等,相信明明遲早會出來。然而,大班的孩子也出來了,潘金豔還是沒看見明明。

這是怎麼回事呢?潘金豔這才等不及了,她上前一步,問站在門裏邊的一個阿姨:明明呢?陶明明呢?怎麼不見陶明明出來?這樣問著,她聲音急切,眼睛幾乎有些濕。

阿姨問她:陶明明是哪個班的?她說是小三班。阿姨喊過小三班的劉老師,讓劉老師幫助找孩子。劉老師對潘金豔說:陶明明早就走了,是他叔叔把他接走的。

潘金豔問是什麼時候?劉葉兒說:下午兩點多,陶明明剛睡過午睡,他叔叔就把他接走了。他叔叔沒告訴您嗎?潘金豔說沒有。

潘金豔還是不放心,問:真的是陶明明的叔叔把陶明明接走了嗎?劉老師說:沒錯兒,我認識陶明明的叔叔,她的名字叫榆強。

然而,說到這裏,劉老師自己就像打了自己一個嘴巴,說話聲戛然而止了。陶明明姓陶,他的叔叔怎麼姓榆?分明是驢唇不對馬嘴的事兒啊!這要是讓家長質問起來,自己還不得挨耳光。

可是,潘金豔卻沒就這個話題質問劉老師,卻又問:他說了把孩子接走幹什麼嗎?劉老師搖頭,說:這個他沒說。

這時,幼兒園的孩子都走完了,潘金豔還不舍似的往幼兒園的院子裏看。直到幼兒園的保安開始關大門,潘金豔才不得不退出來。

摸到寶馬車的方向盤,潘金豔沒有馬上開車離開,在車上呆了一會兒。她像是要想一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她是走神兒了,什麼也沒想,腦子裏一片空虛。

待她回過神兒來打開鑰匙發動車時,卻發現車檔還沒打開。她苦笑了一下,說自己真是糊塗了。

猛然她就想起自己昨天晚上剛剛給榆強寄去了明明的照片。她預計到榆強看到這些照片會震驚,會激動。甚至於會追問她這孩子到底是他手還是陶甲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