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說話要圓,辦事要活(1)(2 / 3)

2.精於變通,辦事的成功法則

變通是一種辦事智慧,也是善於辦事者一貫的“手腕”。麵對難以用常規方法來辦理的難事,就要改變思路,機變靈活地去辦。惟有如此,才有可能辦事成功。

在辦事過程中,有了機變,就等於擁有了一筆成功的資本。

縱觀我們所走過的人生之路,是不是由於我們缺乏機變、不能隨機應變而造成的錯誤與損失,數不勝數。是不是由於我們缺乏機變,浪費了自己的才能不說,還以致傷害了朋友的感情;是不是在各行各業中,由於缺乏機變,商家失去了顧客;律師減少了業務;作家得不到讀者的支持;教師失去了學生的信賴;也是由於缺乏機變,政治家失去了民眾的擁護……

一個人即使才高八鬥,如果他缺少足夠的機智,不能隨機應變、權衡利弊,不能在恰當的時候說恰當的話、辦恰當的事,那麼他就不能最有效率地運用自己的才幹。一個善於機變的人,不但能利用他所知道的東西,而且善於利用他所不知道的東西,還能用巧妙的方法來掩飾他無知愚拙的方麵,這樣的人往往更易得到別人的信賴與欽佩。

有的人之所以缺乏機變,一則是由於他們不識時務,二則是由於他們思想不敏銳。

機變的人善於交際,能迎合別人的心理。這種人初次與人會麵,就能找出對方感興趣的話題,提出來作為談話的資料。他們不會過多談論關於自己的事情,因為他們深知,對方最感興趣的莫過於他們自身的事情和希望。而不會機變的人,隻喜歡談及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常常不顧及他人的感受。於是,這樣的人便常為朋友們所不喜歡。懂得機變的人即使對於不感興趣的事,也不會輕易在表麵上顯露。而那些不能隨機應變的人,往往最容易得罪他人,這種人如果要加入一個團體,也一定不為大眾所歡迎,不是受到冷遇,便是自討沒趣。

劍橋大學的雅基·米斯提克教授說:“要想成為一個善於運用知識的人,你必須既靈活又聰明。”

思維和行動的靈活性是許多傑出領導人和改革家的共有特征。但直到最近,靈活機變的能力才為絕大多數職業者所重視。

當年,茅台酒廠參加巴拿馬萬國酒類博覽會。因為到會參加展銷的酒廠很多,酒的品種也很多,一時間,人們不知道該買哪一種酒了。而當時茅台酒廠生產的酒雖然是運用傳統工藝精心釀製的佳品,但從包裝外觀和廣告宣傳上,都很難讓經銷商認可。

就這樣,時間一點一點過去,酒展馬上就要結束了,推銷員開始焦急起來。

這時候,他突然靈機一動,拿著一瓶酒走到人多的地方,裝作不小心,突然把酒瓶掉在了地上。酒瓶摔碎了,人們把目光都集中到了這裏。同時,酒的香氣也散了出來,人們都被這奇妙的香氣所吸引,紛紛過來詢問這是什麼酒,這位推銷員馬上忙了起來,向人們介紹他們的產品。在剩下的時間裏,他不但把帶去的茅台酒全賣了出去,而且還接到了大量訂單。茅台酒不僅因此拿到了金獎,從此更享譽全球。

這個推銷員之所以獲得辦事的成功,就是因為在自己的廣告宣傳處於劣勢時,利用碎瓶散酒香,吸引展客,一舉成功。這種隨機應變的靈活和機智的辦事“手腕”不能不說它的高明!

靈活應變的辦事方法,不僅僅是令人稱道、美好可嘉的品質,更是迅速適應陌生環境,扭轉敗局不可缺少的手腕。

3.利用“迂回”,化不利為有利

辦事有“手腕”的人,懂得運用“迂回戰術”,即慢慢地與對方糾纏,直到對方逐漸被麻痹,或再也沉不住氣時,這樣再提出所求之事,成功概率就會極高。

日本的一家公司要與美國的另一家公司進行一次重大的技術協作談判。談判伊始,美方首席代表便拿著各種技術數據、談判項目、開銷費用等一大堆材料,滔滔不絕地發表本公司的意見,完全沒有顧及到日本公司代表的反應。而實際上,日本公司代表也的確一言不發,隻是在仔細地聽、認真地記。

美方講了幾個小時之後,終於開始記起要征詢一下日本公司代表的意見。不料,日本公司的代表似乎已被美方咄咄逼人的氣勢所懾服,顯得迷迷糊糊,懵懵懂懂,日方代表隻會反反複複地說:“我們不明白”,“我們沒做好準備”,“我們事先沒有搞技術數據”,“請給我們一些時間回去準備一下”。第一輪談判就這樣不明不白地結束了。

盛氣淩人的美方談判代表根本沒有想到,日本公司這是在運用“蘑菇戰術”對付他們。也就是,不與對方強勁勢力正麵相對,而是實行避開對方的鋒芒,同對方一再周旋打圈子的策略。

到了幾個月以後,第二輪談判開始了。日本公司方麵似乎是認為上次的談判團不稱職,所以人員全部予以了更換。新的談判團來到美國,美方隻得重述第一輪談判的內容。不料結果竟與第一輪談判一樣,由於日方對談判項目“準備不足”,日本公司又以再研究為名,毫無成效地結束了談判。

日本公司把“磨”人的功夫發揮到了極致。而此時,美國人顯然已開始煩躁不安了。

果然,在經過兩輪談判後,日本公司又如法炮製了第三輪談判。當第三輪談判不明不白地結束時,美國公司的老板不禁大為惱火,認為日本公司在這個項目上沒有誠意,輕視本公司的技術和基礎,於是下了最後通牒:如果半年後日本公司依然如此,兩公司間的協定將被迫取消。隨後,美國公司即解散了談判團,封閉了所有資料,坐等半年以後的最終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