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社交高雅風趣
何謂幽默?至今尚未見到對其準確而全麵的定義。盡管自古以來許多偉大的思想家都在努力尋求它的答案,如亞裏士多德、弗洛伊德、李克斯等人,但是沒有一個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連許多幽默大師和致力學習幽默的人都無法給它一個明確的定義,或者說我們至今仍找不出一個公認的定義。
在著作中提及對幽默的爭論的,可以遠溯至公元3至4世紀時的柏拉圖及其對話錄。他曾寫道,我們應該避免幽默,因為它僅僅建立在我們因嘲笑他人的痛苦而得來的快樂之上。很久以來,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家、幽默家,以及其他專家學者,對柏拉圖的看法有的讚同,有的反對。爭論集中在幽默究竟是痛苦還是歡樂上,或是融合了二者的;是純粹情緒作用的還是理智的,或是情感和理智混合的結果;是生理的還是心理的,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有人說:幽默是一種特性,一種引發喜悅,以愉快娛樂和開心的方式談笑。
也有人說:幽默是一種才華,是一種力量,或者說是人類麵對共同的生活困境而創造出來的一種文明。
又有人說:幽默是一種給人帶來快樂的藝術,它使人從痛苦的情緒當中掙脫出來。
還有人說:幽默就是使人發笑。1901年,英國哲學家索列曾經這樣談到幽默:語言中幾乎沒有一個詞彙……比這個人人熟悉的詞更難定義。”過了將近一個世紀,事情似乎也沒大改變。1979年1月號《今日心理學》雜誌上有一篇文章為“笑話各有所好”,分析了以讀者為對象來調查幽默的。這篇文章的作者指出:“幽默是微妙的,難以捉摸的現象,我們根本無法明確列出‘幽默的種類’。”
如果說對於外國人來說,幽默已經如此難以界定,那麼,對於中國人,可以說對其的理解更具有雙重的困難。因為,在中國固有的詞彙中,竟然找不到一個可以完全表達“幽默本意的詞。有人說是“逗趣”、是“喜悅”、是“滑稽”……幽默包含了這些內容,可又不全是這些內容。搜腸刮肚,翻譯家在此卻步了。隻好利用“拿來主義”,根據英文houmor的發音弄出了個“幽默”的新詞。
這時先介紹一個小故事:英國前首相丘吉爾一次應邀到廣播電台發表重要的演說。途中車出障礙,他隻好從路邊招一部計程車,對司機說:“載我到BBC廣播電台。”
“報歉,我不能去,我正要趕回家開收音機,聽丘吉爾的演講呢!”司機說。
丘吉爾於是乎非常高興,馬上掏出一英磅給司機。司機一見有那多麼錢,也很高興,他叫道:“上車吧!去他的丘吉爾。”
下麵再介紹一個小故事:傑克受聘為一家製造公司的生產部經理,他引進一些增加生產效率的新觀念,於是在他加入公司後的3個月,產量又增加10%。
老板很高興,拍拍傑克的背說“你幹得真好!繼續努力,幹得更好。”“好,”傑克說:“但是你為什麼不把這些話放在我的薪水袋裏?”
“一定。”老板說。他真的遵守諾言。
當下個月傑克領到薪水袋時,發現裏麵附著一張紙條,上麵寫著:“你幹得真好!繼續努力,表現更好。”
以上的兩個小故事,可謂形象地說明了幽默的本質。
至此,我們不難看出:幽默是一種特性,一種引發喜悅,以愉快的方式娛人的特性;幽默感是一種能力,一種了解並表達幽默的能力;幽默是一種藝術,一種運用幽默和幽默感來增進你與他人的關係,並改善你對自己作真誠的評價的一種藝術。
美國人魯特克先生在其《幽默的人生》一書中指出,在人生的各種際遇中,幽默力量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它以善意的微笑代替抱怨,避免爭吵,使你與他人的關係變得更有意義;幽默可以幫助你減輕生活中的各種壓力,有利於你擺脫困境;幽默能幫助你戰勝煩惱,振奮精神,在沮喪中轉敗為勝;幽默能幫助你把許多不可能變為可能;幽默比笑更有深度,其產生的效果遠勝於咧嘴一笑。總之,幽默是一切奮發向上者所必不可少的力量。
有一次,美國329家大公司的行政主管人員,參加了一項幽默意見調查。這項調查的結果由一家業務谘詢公司的總裁霍奇在報上公布,結果表明:97%的企業主管相信,幽默在企業界具有相當的價值;60%的企業主管相信,幽默感決定著人的事業成功的程度。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幽默之於現代人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