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常喜歡把一件已經對你說過好幾次的事情再說,這是深埋在他心裏最難忘的事情,或比較得意,令他高興,或者比較傷心,令他不快。也有些人會把一個笑話說了多次還當新鮮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個聽眾的你,此時要練習一種忍耐的美德,你不能對他說:這事你已對我說過好幾遍了。這樣做會傷害他的尊嚴,你惟一應該做的事是耐心聽下去,你這時心裏應該明白,他是一個記憶力不好的人,你應該同情他,而且他對你說是表示對你有好感和信任。
如果說話的人滔滔不絕,而你又毫無興趣,覺得用時光和精力去應酬他十分不值得的時候,你應該用更好的方法使他停止這乏味的問題,但最重要的是,不可傷害他的自尊、尊嚴。最好的方法是巧妙地引開他的話題,而談別的話題,這個別的話題最好是他所內行的或是所喜歡的話題。
掌握傾聽規則
無論你與人交往的目的是什麼,都要掌握聽人講話時應該注意的事項,即掌握聽的規則,從而提高交往的效率。現將聽的十項規則列舉如下。
(1)要搞清自己聽的習慣
首先要了解,你在聽人講話方麵有哪些好的習慣?有哪些壞的習慣?你是否對別人的話匆忙作出判斷?是否常常打斷別人的話?你是否經常製造交往的障礙?了解自己聽的習慣是正確運用聽的技巧的前提。
(2)不要逃避交往的責任
要記住,交往的雙方缺一不可,既有說話者,也有聽話者,而且每個人都應輪流扮演聽話者的角色。作為一個聽話者,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如果你不明白對方說出的話是什麼意思,你就應該用各種方法使他知道這一點。在這裏,你可以向他提出問題,或者積極地表達出你聽到了什麼,或者讓對方糾正你聽錯之處。如果你一言不發,或者一點表示也沒有,那麼,誰能知道你是否聽懂了對方的話?
(3)全身都要注意
要麵向說話者,同他保持目光接觸,要以你的姿勢和手勢證明你在傾聽。無論你是站著還是坐著,與對方要保持在對於雙方都最適宜的距離上。要記住,說話者都願意與認真傾聽、舉止活潑的人交往,而不願意與“木頭人”交往。
既然每個人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長,你在聽話時就要有意識地把注意力集中起來,要努力把環境幹擾壓縮到最小限度,避免走神分心。積極的姿勢有助於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對方所說的話上。
(5)努力理解對方的言語和情感這就是說,不僅要聽對方傳達的信息,而且要“聽”對方表達的情感。例如,假設一個工作人員這樣說:“我已經把這些信件處理完了。”而另一個工作人員卻這樣說:“謝天謝地,我終於把這些該死的信件處理完了!”盡管這兩個工作人員所發出的信息的內容相同,但後者與前者的區別在於他還表達了情感。一個不僅傾聽工作人員講話的內容,而且理解他的情感的細心的領導者,在下達新的任務以前,就已經取得了交往的高效率。
(6)要觀察講話者的非語言信號既然交往在很多時候是通過非語言方式進行的,那麼,就應當不僅要聽對方的語言,而且還要注意對方的非語言表達方式,這就是要注意觀察說話者的麵部表情、如何同你保持目光接觸、說話的語氣及音調和語速等,同時還要注意對方站著或坐著時與你的距離,從中發現對方的言外之意。
(7)要對講話者保持稱讚態度對講話者要保持稱讚態度能造成良好的交往氣氛。講話者感到你的稱讚越多,他就越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相反,如果你對講話者表現出消極態度,就會引起他的防禦反應,產生對你的不信任感和警惕性。
(8)要努力表達出理解在與人交談時,要努力弄明白對方的感覺如何,他到底想說什麼。如果你能全神貫注地聽對方講話,不僅表明你理解他的情感,而且有助於你準確地理解對方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