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說過,欲望是能掌控你命運的力量。但並不能就此簡單地推論:一個人想得到財富,財富就會到來。而是說如果一個人消除了所有情欲、虛假和恐懼等思想,讓心理活動不受任何拘束,欲望就會被受智慧指引的意誌控製,並通過你那被強化的個人魅力把你需要的一切吸引過來。
你總是想著困難和貧窮,這種想法就會把你最不想要的那些東西吸引到你身邊,所以要設法避免這種想法。你可以輕易改變你的思想,轉而想著成功,這種想法就會把成功吸引到你身邊。不斷地告誡自己,比如,選擇去一家好公司,避免結識失敗的人,不要擔憂、要期待成功等。如果一個人能把找一家好公司和獲得成功的願望逐漸灌輸到頭腦中,由此自我淨化,讓內心的世界清淨,就能把這個人塑造成一個純粹的人,而他又會在不知不覺中吸引與之類似的純粹的人。
所有爭辯都毫無價值,舉例來說吧,因為孩子的思想與父母不在同一個層麵,所以他們不可能從相同的視角看問題。告訴一個男孩不要抽煙,但是他看到其他人流露出非常享受抽煙的樣子,於是會想要親自嚐試一下抽煙的感覺。當他長大成人之後,發現抽煙確實有損身體健康,於是他告訴自己的兒子千萬不要抽煙,並認真解釋說自己當年如何不聽父親的勸誡,現在為此感到十分遺憾。可他的兒子可能會當即就拿出一支香煙,試著抽起來。
智慧的頭腦是不會犯錯的。人類雖然擁有智慧,但其中摻雜著一些缺點,就像一汪發臭的死水會汙染最純淨的溪流一樣,難免有些事情會看不清楚,讓人犯許多錯誤,吃盡苦頭。話又說回來,誠實的品質能夠讓人發現錯誤。任何先進的理念既有正確的部分,也有錯誤的部分,正確的部分會吸引擁有誠實品質的思想,這種誠實是由力求真實和正確發展形成的。錯誤不會占據主導地位,且會逐漸退出,並因為缺少關注而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
然而,如果一個人不具備誠實的品質,那麼任何錯誤的主張看起來都會像真理,由此,同樣地,不成功的人會被失敗概率大於成功概率的計劃所吸引。如果這種人打算經商,就會采取這樣的計劃,然而成功人士則會感覺到這種計劃成功概率很小,應該摒棄該主張,並且會立即考慮被失敗者摒棄的計劃,即成功概率大於失敗概率的計劃。因此,為了保護自己,請培養誠實的品質吧!
如果一個人看到別人身上的所有缺點,那是因為他自己身上也存在同樣的缺點。如果不是這樣,他身上那些積極的品質就會吸引他關注別人更好的一麵,而不是關注備受批判的方麵。沒有人會粗俗不堪到一無是處,總會保有一些良好的品質。如果批評者的動機是絕對單純的,那麼這些良好的品質將會占據主導地位,他就不會注意到別人的那些缺點。因此,如果你說別人的閑話,心懷惡意地傳播流言蜚語,確確實實給你的鄰居帶來了精神損害,同時也會因為你自身思想的反應強化你性格中的這些缺點。等到尋找別人缺點的欲望全然消失時,你再來培養對所有人的友善,那豈不是不好?
為了能夠看到別人身上的平和、正義和愛,那就先增進你自己身上的這些品質吧。你靈魂深處一個小小的願望就會開啟你的旅程。在一間寒冷的房間裏,雙膝跪地,口中念念有詞,說著一長串成套的句子,並迅速地不斷重複,符合某教派規定的敬意,也符合其教義概括的情況,但這並不是真正的祈禱,而且不會帶來任何回應。但是,誠摯的願望中包含著靈魂溫潤的脈動,它們與人們想得到的所有品質開始共振,而這些品質的注入會讓人變得越來越強大。我們認為大自然的一切都在祈禱都在振動。樹木、花草、鳥兒,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動物,都會向外發送他們對生活、對愛、對幸福的美好願望,而且這樣的祈禱總是會得到回應的。
要學會控製你自己。你的願望可能完全是為了愛、平和、純潔、堅強、正義、決策和力量,而且這些品質會一一為你所有,而且你發展自己的個性有多快,財富隨之而來的速度就有多快。當你處於虛弱狀態時,你會發現錢真的很難賺。你為之努力,為之奮鬥。如果你的父母很窮,而且你們一直生活在貧困之中,你似乎不可能積攢任何東西,而你要獲得任何東西也很難,因為在你心中,這種經曆教導你要設定物質的價值,而且你的內心崇拜金錢,因為它淩駕於你之上。
如果你能做到最大程度地控製自我,那你的努力會衍生出多少收益,就要取決於你有多大能量,以及你如何看待貨幣的價值。要獲得能量,就要養精蓄銳,保存體力;永遠不要焦慮或杞人憂天;不管你做什麼都不要把所有力量一股腦兒全投進去,而是做好這件事需要投入多少就用多少;不要讓你的思緒如脫韁野馬般肆意馳騁,四處亂竄;要一張一弛,勞逸結合,休閑放鬆和努力工作交替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