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關於你自己和吸引力法則(1)(1 / 2)

你有錢還是沒錢,並不是運氣造成的,而在於你是否遵守了某些既定的規則。也許你沒有意識到自己在遵循明確定義且積極有效的原則行事,但你確實而且一直都在這樣做。

是你造就了自己的悲慘不幸;是你造就了自己的煩惱憂愁;是你造就了自己的窮困潦倒,一切都源自於你自己的心態,那是你過去思想的反射。你可能會說我生來就是這樣的,我總是沒有耐心,我總是杞人憂天,我總是焦慮不安。我沒法改變這一切。是的,或許你就是那樣的,但你是可以改變的!除非你認定你不能,而且不做任何嚐試。如果你願意嚐試一下,就一定能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你認定自己無法改變,那麼無論是神還是人,還是其他的什麼力量,都幫不了你。

你的出身和你周圍的思想氛圍早就形成了你的性格,也就是你現在的樣子。它促使你對一件事情憤憤不平,卻對另一件事情或事物心懷歡喜。性格構成了潛意識,潛意識好比一台發動機,一股生活的電流在這台發動機上起作用,而同樣強度的電流在不同結構的發動機上卻沒有任何反應。對你毫無用處或有害的電流或許會為其他人所接受,而對你產生影響的電流或許不會給別人留下任何印象。這是因為你們的心態構成有所不同。一種心態可能平和冷靜,這將衍生出智慧;另一種心態則輕率毛躁,這將衍生出愚蠢。而正是在你體內占據主導地位的一種心態或另一種心態,通過該心態的吸引力,讓你處於你目前所處的境況。

人,是其父輩的思想和境況的產物。

他目前的境況是他過去的思想造成的結果。

他以後的境況將是他現在的思想造成的結果。

你的思想滲透了你的整個生命,其中包含組成身體的各個元素。你的思想讓煥發著熱情的、溫潤的生命血液在靜脈中汩汩流淌;你的思想讓身體組織不斷更新。即便你的思想萎縮了,它也會留在你的體內,包括你的大腦。就大腦本身來說,它就是一塊冰冷、沒有知覺和意識的器官。思想並不完全存在於人的身體之中,但卻能有意識和潛意識地對身體或通過身體起作用,並決定該個體的狀態。我們這裏所說的“思想(mind)”,並不是指產生思想的“大腦(brain)”。大腦和神經、肌肉、肌腱一樣,是身體真實存在的一部分。

顯意識,是對自我的智能識別。你的顯意識會解讀你自己。顯意識在其與潛意識的關係中表現得很積極,會通過欲求來控製你的想法,而且照字麵意義來說,你潛意識裏的所思所想構成了你的顯意識。

假定你勇氣不足,或缺乏任何其他的精神品質,如果你老是想著勇氣,勇氣,勇氣,或你欠缺的其他精神品質,不斷地重複那個詞語(對你來說,這個詞語就是你思考的一個符號),你就會被吸引到你想要的那種品質的顯意識狀態之中。這麼做能夠塑造你的性格,並由此保證你能在精神和物質方麵取得成功,獲得健康和財富。

與理智相對的熱烈情感,是經過一代又一代人逐漸形成的。你現在的自我表現出來的一係列不受羈絆的情感,可能早在幾代人之前就出現了,然後從你的祖先身上通過你的父母傳給你。這些可能與你真正的自我格格不入,但是卻通過你周遭的思想氛圍被移植到了你的本性上。這種成功與失敗、健康與疾病的“接種”,與其說是由於口頭語言或某些行為造成的,倒不如說是由源自父母心態的思想特點造成的。如果父母沉穩靜默、性情保守,那麼孩子非常有可能也是同樣的;如果父母急躁不安、沒有耐心、行事倉促、懦弱膽怯,那麼孩子也會受其影響。

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接收了這種思想,然後這種思想就成了他們的一部分。如果父母本身有膽有謀,非常勇敢,甚至每個想法都帶有冒險的色彩,那麼即使孩子天生懦弱膽小,也會慢慢地成長為一個精力充沛、有膽有謀的人。勇敢,是一個積極的品質,一旦形成,就會在各種情況中克服恐懼這一消極的因素。

小孩子有自己的個性,隻會在一定程度上移植父母超過他自己的那部分個性特征。如果孩子善於接受,他很快就會輕易地抓住父母身上能夠招來成功或失敗的素質。如果他本身的個性特征就很積極,那麼他在很大程度上就不會輕易受到父母特征的影響。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同一個家庭裏孩子們相互之間會有那麼大的差異。

潛意識好比一塊磁鐵,具有吸引和排斥的特性。潛意識會接收思想這一文本元素,將思想的內容含量和強度增強後,會再次將它們發送出去,使之與意誌的執行力相稱。潛意識在任何時候都能吸引至高無上的力量,還能從自然之力中汲取能量。意誌的執行力讓人獲得健康、名譽和財富。而潛意識能讓沉睡中的人做到一些異乎尋常的事情,比如,沿著下水管道一直攀爬到高樓的最頂端;在湍急的河流裏遊泳,並橫渡到對岸,以及其他一些在清醒的時候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