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漫長,坎坷叢生,而平凡的我們能掌握的,隻是我們的態度!
人生態度是指個人在實際生活中關於怎樣看待生活,怎樣看待人生的心理意識和傾向。它是比較穩定的認識、情感、信念的總和,其中情感的因素起主要作用。在人的一生中必須解決理想、事業、家庭等一係列基本問題,在解決這些基本問題時,喜歡什麼,厭惡什麼,尊敬什麼,蔑視什麼,追求什麼和以什麼方式來追求等等,是人生的態度。
從塵世的現象來看,不隻功名富貴是假象,人要看得透,認得真切,才可以擔負天下的重任,也才可以擺脫世間功名利祿的束縛。
人應該先學會對他人和自己退讓和妥協。能夠把自己壓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貴。一個人再聰明也不宜過分張揚;即使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過於表現,寧可用謙虛來收斂自己;誌節很高也不要孤芳自賞,寧可隨和一點;在有能力時也不宜過於激進,寧可以退為進,這才是真正安身立命、高枕無憂的處世法寶。
與寬容同行,對自己或他人在生活、工作、學習中的過失、過錯采取適當的“減壓政策”,以防止事態擴大和矛盾加劇,避免產生嚴重後果。
天地能夠萬古長存,可是人的生命卻不可再次獲得;人的一生隻有百年光景,是最容易度過的。有幸生活在世界上,不能不知道擁有生命的樂趣,也不能不時常擔憂是否會虛度一生。讓我們將事前的憂慮,換為事前的思考和計劃吧!所以我們還要懂得心態平和快樂的進取,如果有什麼事情值得去做,就得把它做好。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任何業績的質變都來自於量變的積累,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累積而成。
本書就是要從平淡的人生故事和感悟中,講述人生態度進退之道,希望讀者能夠從先哲和成功者的人生中,發現一種最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式。最後請牢記:人最重要的財富並不是因為擁有很多,而是要求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