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這些人是現役軍人,他們中的許多人曾經勇敢地麵對過坦克和機槍。《財富》的這份調查清楚地顯示有一件事情是他們絕對不希望發生的,那就是他們不願意、也不打算去嚐試冒險。這些老兵中隻有2%的人打算自己創業做老板,而大部分人希望能在大公司找份工作,以便將來可以領取養老金,這些想進入大公司工作的人從來沒想過利用他們衝鋒陷陣的勇敢經曆日後開辦自己的公司。
有些學生認為這些老兵缺乏創業精神是因為他們先在舒適的家庭家庭環境中長大,隨後來到部隊服役。在部隊的那幾年,吃飯,穿衣和起床都是固定的,緊接著又毫不費力地上了大學。他們已經變得樂於被別人供養著,愛上“搖籃式”的生活了。
但他們把自己美好的未來拱手讓給了那些態度積極的少數人。
指揮過70%的這類畢業生的將軍對“安全第一”的美夢是怎麼理解的呢?艾森豪威爾將軍在給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新生訓話時表明了他的立場。
“在這些日子裏,在這個年代裏,我們聽到太多的人談到安全問題。”將軍說,“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安全,為了永遠不挨凍、不受雨淋或者不挨餓。可我必須要告訴你們,如果你的雄心壯誌就是為了追求絕對安全,那你就來錯地方了。實際上,我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擁有絕對的安穩,人類將不能繼續生存下去,生命隻有全力投入到為之奮鬥的事業中時才能彰顯它的價值,而絕對的安全中沒有奮鬥可言。”
“我希望在今年年底在課程結束的時候,你們能把‘機會’這個詞牢牢地釘進自己生命之旗的旗杆上,永遠追隨它不斷前進。”
萬尼瓦爾?布什博士不但是當代才思敏捷的思想家也是美國科學與研究開發局的戰時總指揮,他也認為過分追求安全會導致災難。
布什博士聲稱“世界上根本沒有絕對的安全”,“在這個轉瞬即逝的複雜世界中,如果沒有承擔風險的意誌力和勇氣就沒有可行的安全可言”。
“隻有當我們的人民維持和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首創精神並願意和有能力去冒險嚐試時,我們才有希望保護自己。”
年畢業班的學生現在過得怎麼樣呢?那些勇於承擔風險的學生現在在哪裏呢?當然,不隻是這些大學生們在追求安穩。明尼阿波利斯煤氣公司的克利福德?賈古森對3723份工作申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他發現所申請的10項要求,工作的穩定性居於首位。申請者沒有提到報酬,也沒有提到升職機會,卻把安穩排在了第一位!當然,隻有愚蠢的人才不想擁有一個穩定的保障,但是當這種尋求安穩的欲望被消極態度包圍起來時,一個人的思想和精神就會被束縛住,使實現成功的目標變得難上加難。
新公司失敗的記錄的確令人吃驚,也令人沮喪。很顯然,所有人不可能都能創辦自己的企業,大公司也會有倒閉的一天。但爭論的焦點是1949年畢業的大學生的基本人生態度是消極的,令人震驚的。除非他們有機會化消極為積極,否則這一大批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就會被經濟低迷和工業衰落的浪潮所吞沒。幾年以後,他們肯定會對自己“可靠穩定”的心態深感懊悔,因為這種心態阻礙了他們事業的發展,也抑製了晉升的機會,而這一切通過積極努力是可以爭取到的。
與“可靠穩定”、“安全第一”的態度截然不同,我們可以品味一下埃爾默?惠勒的故事。故事講的是三個年輕人的事,他們在戰爭時期相遇,都在位於華盛頓的帕斯科原子能工程研究所工作。惠勒說:“當他們完成工程後,開始了‘連鎖反應式思考’,這讓他們都成為了成功的商人。”
托尼·魯伯特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學習工商管理,約翰·拉比曾是一名技術工人,在製造機器和工具方麵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赫伯?奧斯彭在經營機械修理店方麵很有經驗,他在原子能工程中就曾擔當過機械修理的負責人。
他們像其他成千上萬離開政府工作的人一樣,開始問自己:“我現在能做什麼呢?”思考了一段時間後,他們認為憑借三個人的經驗和技術,經營機器和工具方麵的公司是最佳選擇。很多人走到這一步就停止前進了,但他們三個人走得更遠。他們有勇氣,對現代的企業製度也有充滿了信心,於是決定冒險嚐試一下。資金不充足,他們就自己建店。他們經曆了各種跌宕起伏,但憑借著堅強的毅力,最終渡過了難關。他們的商店生意得到快速發展,同時他們還生產和銷售全焊接房屋拖車,並很快在西海岸樹立了很好聲譽。他們成功的秘訣很值得我們學習:“他們從不盲目莽撞行事。首先進行自我評價,審時度勢,仔細思考自己的專長,然後認真全麵規劃。一旦製定計劃,就立刻將其付諸實踐——且利用可行的最好方式采取行動,從不等待‘最佳成熟條件’的到來後再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