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工作態度決定事業高度(1)(1 / 2)

凡事以公司為重

一隻船在海上航行,船艙裏藏著一隻鼠。鼠偷吃船夫的糧食,咬壞船夫的衣物。船夫恨透了鼠,想捉住它,把它扔到海裏去。

鼠有鼠的辦法,它使出看家的本領,在船底打洞,它要躲到洞裏去,還要把船夫的糧食也搬到洞裏藏起來,結果可想而知。

這隻鼠有打洞的辦法,但沒有關於命運的權衡,它沒有想到,在船底打洞,不僅毀了船,而且毀了自己。這“船”乃是老鼠生存的所在,人,也是有生存之所在的,那就是企業或者公司。對於那些不把工作當回事的人,他並不比“鼠”理智多少。

世界上沒有人會笨得像這隻老鼠一樣在自己所在的船上打洞,卻有人在公司裏做危害公司的事情,以為有利於自己,其實不但損害了公司,對自己也沒有什麼好處。這種行為與那隻老鼠有什麼兩樣嗎?

所以,無論在任何時候,千萬不要做危害公司的事。因為做危害公司的事情,自己會受到來自於心靈的折磨。同時,你的行為也會危及到自己的利益。危害公司的行為就是傷害自己。

在一家大公司裏供職的張平能說會道,且做事果斷,有魄力,所以,他很快就被提拔為公司技術部經理,更好的前途在等著他。

有一天,一位外商請他到酒吧喝酒。幾杯酒下肚,外商很正經地對張平說:“老弟,我想請你幫個忙。”

“幫什麼忙?”張平很奇怪地問。

“是這樣,”外商說,“最近我們公司和你們公司正在談判一個合作項目,如果你把你那個部門的技術資料給我一份,這將使我們公司在談判中占據主動。你能不能盡快給我複製一份?”

“什麼?你是說讓我做泄露公司秘密的事兒?”張平皺著眉頭說道。

外商說:“我讓你幫我是有條件的。如果辦成了,我給你20萬元報酬。這件事情隻有你知我知,對你不會產生任何的影響。”

外商把20萬元的支票給了張平。張平看著支票上誘人的數字,心動了。

在談判中,張平的公司損失很大。事後,公司查明了真相,辭退了張平。

本來可以大展宏圖的張平不但丟失了工作,就連那20萬元也被公司追回以抵償損失。他懊悔不已,但為時已晚。

一個禍害公司利益的人,即使才華橫溢也不可能被重用,因為他無法得到別人的信任。不管上司和下屬都不喜歡這樣的人。同時,這也表明,忠於公司,也就是忠於自己;背叛公司,也就是背叛自己,也就是自取滅亡。

有家公司因一家對手公司業務紅火產生了嫉妒心理,但想不出製服對手的良策。天賜良機,對策終於有了!他們想方設法找關係,接近對手公司的一名倉庫主管,讓其暗中出賣商業機密。這個主管在利益的驅動下,利令智昏,把自己公司的庫存數量、貨品結構、價格策略一一泄露。幾經交手,商界風向大變,原先生意紅火的公司,節節敗退,最後元氣大傷而倒閉。另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卻反敗為勝、起死回生。一個禍害公司的“老鼠”,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公司搞垮了。老板輸得稀裏糊塗,承受了慘烈的苦痛。

這種“在船底打洞”的行為,可以說是職場的定時炸彈。一個有起碼職業道德的人,心裏要有一條準則:何為可為,何為不可為,決不選擇良心的墮落。

如果你希望成為公司裏卓越的員工,那就應該把自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統一起來,與公司同舟共濟、榮辱與共,並且以公司利益為重,讓它成為你工作的一個準則,並在此基礎上逐步培養正確的道德觀,提升工作的道德層次,發展真正的好品格,這樣,它總會有一天給你理想的回報。

首先,在工作中,把公司利益擺在第一位。要知道,你是公司裏的一員,公司發展了,你才能得到發展,如果公司倒閉了,你也會失業。

其次,不要隨便跳槽。社會學家曾指出,現代人一生當中平均要換五到六次工作。不過,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當中,換工作畢竟是一件大事,它是一個人忠誠度的根據,所以,你要三思而後行。你最好不要動不動就想以跳槽來改變自己的境遇,你可以在崗位上勤懇工作,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麵的能力,積極進取,這樣才能更好更快地接近你理想的位置。如果你一年之內連續換好幾份工作,老板就會想:“這個人恐怕有問題……”也許自己再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以及期待的薪酬。

最需要注意的是,你要拒絕對公司不利的誘惑,不要為一己之利而損害公司利益。阿爾伯特·哈伯德曾說:“多年來我從沒有見過危害公司的人得到過幸福,你也不會見到,永遠不會!”公司利益是大於你個人利益的,需要的時候,寧可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保全公司的利益。在一些不正當的誘惑麵前,你要敢於說“不”,這樣,你才能得到公司的信任,並能夠被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