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謝客十年著一文(1 / 1)

晉武帝太康年間,京城洛陽的紙張,突然漲價了,原來不過一千文錢一刀的紙,這時竟賣兩千文甚至三千文一刀。人們都在問這是怎麼回事?芽有人回答說:你還不知道?芽左思寫了篇《三都賦》,文人學士爭相傳抄呢?選左思原為山東臨淄人,小時候讀書成績並不好,他的爸爸左雍曾對朋友們說:左思比不上我小時候的確聰明勁兒。左思心想:我一定要好好讀書,超過前輩。

左思有個妹妹,叫左芬,因為文章寫得好,受到皇帝的喜愛,召入宮中,封為貴妃。由於這個原因,左思也來到京城洛陽,準備幹一番事業。

左思早就聽說漢朝的班固寫有《兩都賦》,張衡寫過《二京賦》,都是很有名氣的,但他對這兩篇佳作都有自己的看法,認為有些描寫流於虛幻缺乏事實根據。他決心學習前人,超過前人,把三國時代的魏都鄴城、吳都建立、蜀都成都合起來寫篇《三都賦》。

為了寫好這篇賦,左思下了很大的工夫。他向在四川做過官的著作用郎張望載了解成都的風貌;他找來了有關三都的圖書典籍,認真考察。為了集中精力構思寫作,他閉門謝客,專心致誌。左思還在房間裏、院落裏,甚至廁所裏都掛上紙片,放上筆墨,一有所得就隨手記下。有的紙片上的文字,塗了又塗,一改再改。他的夫人為他送來飯菜,他也忘了吃。一次,他正在揮筆寫作,忽然想到應該吃點東西了,待到把一口菜送到嘴裏,感到不是滋味,吐出來一看:那菜是黑糊糊的——原來他是把毛筆當作筷子夾菜了。

經過這樣一番苦心寫作,《三都賦》終於寫成了。他為這篇文章,前後花了十年的時間,滿以為會受到士子們的讚賞,沒想到拿出去征求意見時,竟受到一夥人的嘲諷。原來,他要寫《三都賦》的風聲一傳出去,就有人斷定他這個山野之民難登大雅之堂。有位叫張華的人對他說,有位皇甫謐先生是當今文壇領袖,你可以請他評論一下再做計較。

於是,左思把《三都賦》送呈皇甫謐。皇甫謐讀後,擊節讚賞。為了獎掖新秀,皇甫謐親筆為之作序,並請人為之做注解。頓時,《三都賦》成為洛陽百姓交口稱讚的好文章。文學家陸機,原來看不起左思,還打算自己寫篇《三都賦》,後來看到左思《三都賦》的抄本,自歎弗如,也放棄了寫《三都賦》的念頭。

修身點撥

專心致誌,是左思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為了寫好《三都賦》,閉門謝客,在房間裏、院子裏、廁所裏都放上紙筆,一有新的靈感就馬上記下來,以至吃飯時,誤將毛筆當筷子,把墨汁吃到口裏。他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寫作之中,不受外界任何幹擾,這是難能可貴的。我們有些人,也立誌要做些事情,但他們的立誌不能持久,因此,雄心壯誌往往付之東流。這是應深以為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