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字典中沒有“不”字,這個字隻存在於愚人的字典裏。——拿破侖
【學海泛舟】
拿破侖,人稱奇跡創造者,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年-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及百日王朝的皇帝、軍事家、政治家,曾經占領過西歐和中歐的大部分領土,使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得到了更為廣闊的傳播,法蘭西共和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法國人民的驕傲。
拿破侖從小就好強善鬥。小時候,他個子雖瘦小,卻常常揍他的比哥哥約瑟夫,然而“惡人先告狀”,總能讓自己逃脫母親的責備,而使約瑟夫遭受母親的訓斥。正是由於拿破侖的好鬥勇猛,他父親在他10歲時將他送到軍官學校學習。拿破侖初到軍校時,由於身材矮小,樣貌醜陋,備受同學的歧視。他沒有別的辦法來改變自己的處境,隻有與他們打架和拚命在學業上追求卓越。他雖勢單力薄,卻從不屈服,加之他令人驚歎的學業表現,同學們不得不對他敬畏三分。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拿破侖積極投入這場革命。1793年,麵對王黨分子的瘋狂反撲,拿破侖被派往參加圍攻土倫的戰役。在這當中,他巧用炮兵,身先士卒,表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與勇氣。拿破侖由此不斷受到提拔,並一再創造軍事上的輝煌。他曾先後出征意大利和埃及,多次創造以少勝多的戰績。拿破侖在早年生活中,相信自己勝過相信上帝。於是有了“在我的字典中沒有‘不’字,這個字隻存在於愚人的字典裏”。
在短短的五年內,他由一個默默無聞的炮兵上尉躍升為一個統率數十萬大軍的將領,靠的全是自己的戰功,而不是任何人的提攜。1799年11月9日,拿破侖發動了霧月政變,解散了共和國的督政府,把權力交給自己為首的三位臨時執政。拿破侖對國內加強中央集權,修訂法律,控製與論,擴充軍備;對外征戰不斷,擴張領土。
1800年英、俄、奧等國組成反法同盟,但拿破侖親率兩萬兵馬,擊退了反法同盟,英國不得不簽訂《亞眠合約》,承認拿破侖在歐洲占領的疆土。拿破侖的聲望再次升到了極點,被國民推舉為法蘭西共和國終身執政人。然而,拿破侖的夢想是成為法國的始皇,當教皇庇護七世拿起皇冠準備戴在拿破侖頭上時,他突然接過皇冠,自己戴在頭上,這一舉動震驚了人。拿破侖膽敢在加冤時自戴皇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他依舊豪情萬丈地說:“我不知道有什麼極限,隻向往一個由我來統治的世界帝國。”
拿破侖的一生讓我們看到,自信,才是英雄主義的本質。正是自信,使拿破侖不斷挑戰命運;也是自信,使拿破侖夢想統治世界。雖然拿破侖最後以失敗收場,但他自信拚搏的一生,令無數後人所敬仰。
【智慧心語】
一位哲人說的好:“誰擁有自信誰就成功了一半。”自信心強的人,能領導、支配群眾。拿破侖璀璨的一生,源於他飽滿的自信心。當然,也有更多的人看到,拿破侖最後敗於自己的過分自信。因此,如何培養孩子恰如其分的自信心,促使孩子充滿信心去麵對困難,努力完成自己願望,而不至於淪為誇大的自戀與自負呢?
第一,尊重和信任孩子。
尊重孩子,使他切實地體會到自己是有能力有價值的。信任孩子,讓孩子積極地投入到有意義的活動中,真實地感受自己的能力。將關注點聚焦在孩子出色的表現方麵,而不是過分地強調孩子的不足。這種讓孩子體驗自己的能力感和重要性的方式,能很好地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第二,確立與孩子的興趣和能力相匹配的目標。
父母的責任在於充滿信任地期待孩子做得越來越好,但不是拔苗助長、急於求成。因此,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確立每一個階段的小目標。千萬不能從作為父母的最高期望出發,來訂立孩子的目標。因為一旦目標不切合孩子的實際能力,就容易使孩子產生挫敗感,喪失信心。當然,也不能因過分寵溺孩子而放低要求,把目標定得過於簡單,孩子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目標,隻會使他們變得輕率和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