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美聯儲委員(1 / 1)

為什麼大爺爺要千方百計不惜一切支持布什,就為了這個美聯儲委員會委員,有了它那我們就徹底的在美國立足,將不再害怕任何風浪。

美聯儲獨立於美國政府和國會之外,不公開選舉,是一個典型的不受權力監督卻掌握巨大權力的私人集團。這個私人集團掌握著兩大最可怕的權力武器:一是獨立發行美國法定貨幣——美元,二是自行決定美國聯邦基準利率。

美聯儲分為兩部分,聯邦儲備局和聯邦儲備銀行,聯邦儲備局是美國的金融管理機構,有7名委員組成。委員有總統提名,參議院批準,委員任期長達14年,並且兩個委員必須間隔2年。一旦任職完全獨立運行,即不對總統負責,也不對國會負責,僅僅接受國會的監督。和最高法院大法官產生和運營的方式幾乎一模一樣。如果最高法院代表著美國司法獨立的話,那麼聯邦儲備局就代表著美國的金融獨立。

美國向來強調製衡監督。美國政府也並不是對美聯儲完全沒有掌控權。美國政府掌控著美聯儲的人事任命大權,而美國國會也掌控著美聯儲的監督權,所以美聯儲少了很多私有機構應有的行動自由。而反過來,美聯儲為代表的美國銀行家們也通過美聯儲的貨幣發行權,有機會來製衡美國政府。這樣相互製衡最符合美國憲法精神、以及美國人向來不信任政府的習俗了。

聯邦儲備局僅僅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製定者,而美元的發行權卻在聯邦儲備銀行手上,聯邦儲備銀行確實是一個私營機構,美國政府在裏麵連一分錢的股份都沒有。聯邦儲備局將美國分成12個區,每個區設立一家聯邦儲備銀行,隻要是在美國運營的跨州銀行,都必須拿出一定比例的錢來入股,成為聯邦儲備銀行的股東。而且股份不能買賣、不能轉讓、不能退出,除非你銀行關門,股東也絕對不能介入聯邦儲備銀行的管理。

美國商業銀行有權利選舉聯邦儲備銀行的管理者——董事,聯邦儲備銀行有九名董事,其中股東選舉產生6名,其餘3名由聯邦儲備局任命。重點是選舉的時候,每個銀行不論大小和股份多少都是一票,目前的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有3000多家商業銀行股東。

1983年,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大股東分別是花旗15%、大通曼哈頓14%、摩根信托9%、漢華8%、漢諾威7%,而眾所周知這幾家大銀行的背後,大多有著洛克菲勒、摩根、梅隆等金融家族的影子。

從這個角度上說,美聯儲不僅是私人的,而且是金融大鱷們的掌中玩物。美聯儲不是為美國人民服務,而是為它的擁有人——銀行服務的。為什麼弗裏德曼不惜血本非要收購美國的大型跨洲銀行,就是陷入破產境地都要收入囊中,而大爺爺還一力支持,就是因為有了這個才算真正在美國有了立家之本。

美聯儲成立時,美國政府在美聯儲的股權為33%,私人銀行在美聯儲的股權為67%,是當時全世界26個私營的中央銀行之一。1939年羅斯福使美國政府在美聯儲的股權首次達到了51%的多數門檻,1987年裏根使美國政府在美聯儲的股權首次達到了67%的絕對多數門檻,至此美聯儲徹底成為了美國政府發動不是戰爭的戰爭工具。

隻要世界還依賴美元作為通用貨幣,美聯儲對世界的統治就不會結束。這就是為什麼歐洲要單獨發行歐元,中國為什麼要把人民幣國際化的原因。對於這種競爭和威脅,美聯儲控製下的美國自然是不會聽之任之。看看前世歐洲的各種亂局和美國重返亞太給大陸造成的巨大壓力,你就會知道這些事件的背後不是沒有經濟原因的,真正主使者是誰不言而喻。

現階段真正支持美元的其實就是美國全球第一的軍事實力。道理其實也很簡單,在槍口的逼迫下,你還敢要求信用保證?不管有沒有信用你都得照著辦好吧!所謂石油美元就是這種情況的典型表現形式,如果不是美國以強大軍事實力給予沙特安全保證,沙特會主動將石油與美元掛鉤?會創造出所謂的石油美元?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隱形手段可以確保美元擁有信用,那就是把其他比美元更有信用的貨幣都打垮,美元不就顯得有信用了嗎?不斷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是怎麼來的?以華爾街為首的國際金融炒家又都是聽誰的命令?美元雖然沒有信用,但美國可以動用各種明暗手段讓其他貨幣更加沒有信用。

美聯儲時不時搞降息升息其實就是在有計劃地讓美元定期回流美國,定期迫使其他國家為了維持出口競爭力不得不讓本國貨幣相對美元大幅貶值,掠奪他國廉價資產的同時連帶消滅有威脅的其他貨幣,以確保美元的強勢地位,而這種方法就是大家常說的剪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