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殺手組織(1 / 2)

“當年,我接到聖明,心中悲憤不已,便要辭官回鄉。卻不知道長孫太師怎麼知道了這件事,他便派人來我的家中,留下了一張紙條。而這張紙條我一直保留到現在。”

喬閣老在身後一個錦盒中拿出一個信封,將他交到黎肆的手上,示意他打開來就看看。黎肆打開信封,隻見那紙上就寥寥幾個字:

“感遠離京城,便屠你滿門。暗流。”

黎肆終於知道了喬閣老在這山上定居的原因了。

“當時這暗流,兩個字看得我觸目驚心的。就舉家搬來這山上建了座宅邸了。”其實看到暗流兩個字別說他一介書生了,就算是江湖客也會感到絕望,不得不按照紙上所寫的來做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對以前的事隻字不提的原因。我雖然並不怕死,但是這要殃及家我就不能置身事外了。既然你現在來了,有什麼想問的就問吧。”

“不知老師對現在的朝局有沒有什麼了解?”黎肆要問問題,也要喬閣老了解時局才好開口。

“略知一二。”

黎肆聽他這麼說便放心了:“學生感覺穎王叛亂以及現在的洛楊重新登上高位都是當年長孫太師所造成的,不知老師是否同意啊?”

“關於上次穎王叛亂一事,我也是有所耳聞。但是你說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先人,卻是有失偏頗啊。”雖然已經多年沒從這山中出去了,但是喬閣老對這時局還是一清二楚的,不然他也不會決定這次將一切都告訴黎肆呀。如果這穎王還沒有逃走,這暗流沒有悲流語統領,他又怎麼會將這一切說出呢?他怎麼都要顧及這府上幾十條性命吧。

“不知老師所言,卻還是為何?”百城沒想到喬閣老會否定自己的看法,他一直以來都意為這事件的中心都是因為長孫太師的貽害。

“你可知道這東夏國的起源?”喬閣老見他一頭霧水便接著說道,“這東夏國便是拜氏皇族由長孫氏,洛氏,白氏輔佐,才平定的中原。至於後來建立起這麼大的一個國家,自然少不了長孫氏,洛氏跟白氏的功勞了。當年他們都被封作侯王,這也是後來發生七王之亂的緣由了。”

“什麼?七王之亂?”這是他第一次聽別人提起七王之亂,以前的書上都把這段時間當做是這個帝國的禁忌,王公大臣們自然也壁紙不談了。

“對,就是七王之亂,也就是因為七王之亂的原因,這早就在開國就被冷落的殺手組織才被再次重視起來。這才有了後來關於殺手的傳說,也就是皇族有了自己的秘密組織暗流,洛氏則有了洛門,白氏則有了死客,長孫氏的秘密組織一直不為人知,隻是傳言都是由長孫氏本家人組成。這七王之亂中,拜氏皇族差點丟了自己的統治地位,難道現在你還感覺這一切都是因為長孫太師的貽害嗎?”

“這……”黎肆沉吟起來,他怎麼都沒想到竟然還有這些事,看來這次拜訪喬閣老也是不虛此行了。“師傅教訓的是,弟子受教了。”

說完他便起身,告辭了。隻留下那個老人獨自走到大堂裏,看著那滿桌的宴食。

長孫氏手中,江然還有由本家組成的殺手組織……看來這穎王逃回蜀州一定是另有所圖了……

這幾日,白星辰夫婦竟真的來這府上了,經還在側房裏住了下來。隻樂得流悅合不攏嘴。倒是黎肆也得到點清閑,可以抽空去京城裏轉一轉,看一下這京城中修複的進度。

他每次出現在京城的街道上,便有人圍攏過來,向他道著謝。這塊京城此時已經恢複的有七七八八了,他看著這一片祥和的氣象,心情頓時好了起來,又一次竟然把身上帶的碎銀兩分給了幾個難民。那些難民見了銀兩一個個跪下給黎肆磕起了頭。這些銀兩雖是不多,可是對於無家可歸的他們也是雪中送炭了。

黎肆一向不主張向別人施舍錢物,他認為這樣會泯滅別人積極向上的天性,養成一種坐享其成的社會風氣。這次他見到,這難民並非隻有遊手好閑才變得這般困難,還來子這天災人禍,所以才破例發了些銀兩。那些隨行的官員見了,也紛紛效仿,希望給百城留下一個好印象。

“流悅,你這是在幹什麼?”翎珠公主找了半天,才在這拜王府的馬廄裏找到了流悅。此時,六月正在這馬廄裏,為自己那隻小紅馬梳著馬鬃,還一臉的喜悅。

翎珠公主用手捏著鼻子,走到了流悅身邊,正要將他拉走,卻看見這流悅正在梳著的小紅馬竟是這般漂亮。他忍不住在馬廄裏駐足下來,他也是一個喜歡馬的人,卻也是很少見到這般俊俏的馬匹。他忍不住伸手抹了一把,那小馬的馬身光滑油亮,竟像是被刷了一身的油。他隻顧看這眼前的小馬了,竟然忘記了自己是來拉琉月走的,還陪他在這馬廄裏待了半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