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後記(1 / 1)

收獲的同時開始新的播種

從未有過出書的念頭,因此在開始為這本書的出版作準備初期,我並未有過太多係統的想法。直到在鍵盤上敲下第一個字,我才開始認真回想,也才真正意識到,原來我已經走過了那麼多的路,經曆過那麼多的事,而這些也許已經夠資格成為別人眼中的一道“風景”了。

從1990年南下到廈門當兵,到現在2011年了,似乎就在一轉眼間,二十年就這樣過去了。翻著過去的舊相片,看自己從一個小孩成為一個小夥子,開始經曆挫折,開始有了事業,有了愛情,有了家庭,留了胡子。歲月在我的身上留下了痕跡,合影中出現了越來越多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像一場電影般輪回播放。隨手翻看辦公室書櫃裏的資料,每一份策劃案、每一本畫冊、每一張便簽紙,似乎都承載著一段老去的時光,似輕似重。

直到現在,我都還一直記得1990年剛到廈門時的模樣,記得初期創業的辛苦,記得勞動教養所裏那些刻骨銘心的經曆,記得當年妻子堅定的眼神,記得孩子出生時的喜悅……這麼多的回憶支撐著我,無論在怎樣的困境中,都不曾有過退縮放棄的念頭。我知道,我還是那個最初的我,踐行著對自己許下的承諾,不曾讓自己失望。

人的一生中要和多少人擦肩而過,才能在最佳的時間遇見那個對的人;人的一生中又要經曆過多少的“門檻”,才能最終收獲一個叫“成功”的抽象詞……我不知道答案。我唯一知道的是,在人的一生中,唯有不斷尋覓,不斷地經曆失敗,不斷地遇上挫折、錯誤,才能有最後成功的機會。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從未出發,可怕的是你並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很幸運的是,我一直都在路上,用一股永不放棄的衝勁,慢慢填滿人生漫長的旅途;有著明確的目標作為指引,從未迷失方向。生活於我,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

我開始意識到,人生輪回其實就如同作物的生長,從播種到收割,中間的風雨摧殘,陽光的滋潤,害蟲的侵蝕,其實都隻是必經的過程,誰都有成功的可能,誰也都避免不了失敗的過程。最終能否成功收割,取決於農夫也取決於作物本身。是農夫的盡心照顧加上作物內在的品性,才能在秋收時擁有收獲的喜悅。而於自身,你不僅要扮演好農夫的角色,更要堅守作物內在的品質,同時更要感謝自然界的所有考驗。因此,我對人生的每一段經曆都充滿著感激;對旅途中遇到的每一個人,經曆的每一次挫折,取得每一次成績,都銘記於心,未曾有過絲毫懈怠。

客戶、政府、媒體、社團、公眾都是我營銷策劃最寶貴的資源,他們的信任與支持是我成功的保障。我要特別感謝我經手的每一個策劃方案、每一個客戶,所有在這條創業之路上給予我幫助的領導及社團同仁。感謝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YBC)提供了這樣一個契機,讓我的經曆有機會結集成一本書。因為每一個案例都直觀地為我提供了一個寬大的舞台,讓我得以在其中切實執行我的想法創意;每一個客戶的信賴與協作,都是我進步的契機,支撐著我從容前進;所有的領導和社團同仁的鼓勵與配合,更是為我的工作創造了一個有利的環境;最後,我不得不說的是,七彩虹團隊與我一起奮鬥的兄弟姐妹們,因為有你們,才有七彩虹廣告公司更加驕人的業績。

“四十而不惑”。年近四十的我,在收獲的同時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播種,隻是這一次,我播種的不僅僅是我的目標,更多的是對這個社會的責任,回報這個社會曾經教會我的一切。作為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YBC)持證導師的我,希望借著這本書能給有誌於創業的青年些許啟迪,些許鼓舞。

2011年8月於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