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靜享幸福:一切在寧靜中延續(2)(1 / 3)

但是好夢難圓,高加林進城這件事終於被人告發了,他要麵對的是重新回到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所有的理想和抱負如同過眼雲煙難以挽留了。他難以承受這份打擊,更難以麵對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他經過冷靜的反省,最後決心紮根在這片黃土地上。

正如作家柳青所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隻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就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甚至影響一生。

人生就像是一條路,你所作的每一次選擇就是這條路上的一個岔道口,它們不停地延伸,把你帶向生命的終點。隻有到了你要離開這個世界的那一瞬間,你才會知道自己歸於何處。到了那個時候,你心中總會或多或少地有著某種遺憾或是懊悔,但你卻永遠無法再回到起點。

幸福寄語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世間的道路並非條條都是大道,正如人生的前途,有的崎嶇坎坷,有的平步青雲。如何走路,也要靠自己慎重選擇。

7、 生命之舟本該承受如此之重

一隻飄搖的生命之舟,從時空的長河中緩緩駛來。

舟中有一個剛剛誕生的生命,他不會說、不會笑、不會跳、不會鬧,也不會思考,他隻是沉睡著。遠處傳來一個聲音:“你從何處來?要到何處去?”

剛誕生的小生命重複道:“我從何處來?又要到何處去?”

生命之舟在時空的長河中默默前行。忽然,又傳來一個聲音:“等一等!我們想與你一同旅行,請載我們同去!”循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隻見痛苦與歡樂、愛與恨、善與惡、得與失、成功與失敗、聰明與愚鈍,正手拉著手遊向生命之舟。

痛苦從左邊上了船,歡樂從右邊上了船;愛從左邊上了船,恨從右邊上了船……待這些人生的伴侶們進到了船艙,這隻飄搖的生命之舟頓時沉重了許多,艙中的氣氛一下活躍了,哭聲和笑聲接連從舟中傳出來。

忽然,又一個喊聲傳來:“等一等,等一等,還有我們。”眾人尋聲望去,隻見清醒與糊塗、路人與朋友雙雙攜手遊來。清醒從左邊上了船,糊塗卻遲遲不肯上去;路人從左邊上了船,朋友也遲遲不肯上去。

“喂!怎麼回事?朋友!糊塗!你們快上來呀!”一個聲音招呼著他們。“不!除非糊塗先上去,我才會上去!否則,生命是容不下我的!”朋友說。“不!我也不想上去,我知道我是不受歡迎的!”糊塗說。“請上船吧,糊塗!你知道你在我的一生中多麼重要嗎?我要得到朋友,首先要得到你,我要成就一番事業,沒有你是萬萬不行的。”船中的生命呼喚著。

於是,糊塗猶猶豫豫地上了船,朋友緊跟著也上去了。飄搖的生命之舟,在時空長河中滿載著前行。

這時,後麵又傳來了呼喚聲:“等一等我,別忘了我!我一直在追隨著你哪!”這是死亡的呼喊。

其實,真實的人生並不完滿,就如這隻飄搖的生命之舟,無所牽係,卻有各種承載。

在死亡的追趕下,生命之舟一路向前。顯然它不肯為死亡停駐,不知是裝作沒有聽見死亡的呼喊,還是不願聽見死亡的聲音,但無論如何,死亡依然緊緊地跟在它的後麵,寸步不離。這隻飄搖的生命之舟,必須滿載著痛苦與歡樂、愛與恨、善與惡、得與失、成功與失敗、聰明與愚鈍、清醒與糊塗、路人與朋友,在人生的得意與失意間破浪前行。

憑山臨海不係舟,山水係不住生命之舟,個人的心願、意誌也係不住,它們有著各自存在的軌跡,我們隻能將其盡量圓滿,卻不能徹底改變。若想在這茫茫旅途中獲得真實的幸福,唯有認清並接受生命中必然存在的缺陷。

幸福寄語

真正幸福的人生,難以圓滿。有苦有樂的人生是充實的,有成有敗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8、 向苦難的生活索取教義

古巴老漁夫聖地亞哥在連續八十四天沒捕到魚的情況下,終於獨自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但這魚實在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盡,被他殺死了綁在小船的一邊。在歸程中,它還一再遭到鯊魚的襲擊,最後回港時隻剩下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這是聖地亞哥的生活信念,海明威在《老人與海》裏麵熱情地讚頌了人類麵對艱難困苦時所顯示的這種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無論什麼,隻要你在活著的時候應付不了生活,就應該用一隻手擋開點兒籠罩著你的生活的絕望……但同時,你可以用另一隻手,草草記下你在廢墟中看到的一切,因為你和別人看到的是有所不同的,而且更多。”1921年10月19日,德國小說家卡夫卡在他的《日記》中寫下了這段話。這位長期生活在痛苦和孤獨之中的偉大文學家用左手揮去一戰前後彌漫的硝煙,用右手寫下了傳世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