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德行的守候(3)(1 / 3)

植物靠陽光雨露生存並平等競爭,動物靠生生不息的吃與被吃繁殖後代,雖然獅子會吃掉比它弱小的動物,但獅子隻滿足於溫飽,它們不會貪婪,不會打翻萬物平等的天枰。這是一種應為人類也遵從的平等哲學。

佛是多情的,不過,佛的情感不是癡迷的、世俗的,而是真正的大悲心與大愛心的結合體。真正的大悲心,沒有悲心的痕跡,隻是理所當然而行為,大愛心亦是如此。

現實人生,懷著一顆平等愛人之心,與周圍的人們友善、和睦地相處,無論對於他人還是我們自己的人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10 善行的回音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與人為善是一種莫大的智慧,在善待別人的同時往往也在善待自己。有句話說得好:“幸福並不取決於你擁有財富、權力和容貌,而是取決於你和周圍的人的相處。”因此,當我們與他人相處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去善待他人。

與人為善、善待他人是我們在尋求成功的過程中必須去遵守的一條基本準則。而在當今這樣一個合作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更是有著一種密切的互動關係。隻有我們先去善待別人,善意地去幫助別人,才能處理好複雜的人際關係,從而獲得與他人的愉快合作。

正如亞裏士多德所說的:“應當像我們希望他們如何對待我們一樣去對待他們。”也就是說,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那麼,你也要怎樣去對待別人。

有一個孩子獨自站在曠野中,大聲叫道:“喂!喂!”

附近的小山立即有了回聲:“喂!喂!”

他又叫:“你是誰?”

回聲答道:“你是誰?”

他又尖聲大叫:“你是笨蛋!”

山上立刻傳來“你是笨蛋”的回聲。

孩子十分憤怒,向小山罵起來,然而,小山仍舊毫不客氣地回敬他。孩子氣衝衝地回家對母親訴說。

母親對他說:“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對。如果你恭恭敬敬地對它說話,它就會和和氣氣地對待你。”

孩子說:“那我明天再去那裏說些好話。”

人與人之間就正如這山穀的回音,倘若你能去善待他人,那麼別人也必定會善待你;倘若你對他人惡語相向,那麼他人也必定會對你惡語相向。

隻有當一個人懂得善待他人的時候,人際關係才會和諧友好、充滿溫情。對於他人,假如你遇事往好處想,多感念別人的恩德,即使別人冒犯了你,也不介意,這樣,別人自然會被你的誠意所感動,進而回報你以真誠;假如你遇事往壞處想,以一種敵視的眼光看待別人,即使別人無意中冒犯了你,你也耿耿於懷,甚至伺機進行報複,那麼,即使別人本無敵意,也會最終被你推到敵對的立場上去。

11 遠離傲慢與偏見

一千個偏見和不正確的思想等於沒有任何思想。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美女無論在哪個時代都很受人追捧,從古至今,曆史上不知道流傳下來多少描畫美女的美麗畫卷,多少歌詠美好女子的美麗詩篇,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奇怪的是,下麵這個故事卻並不如此。

戰國時候,哲學家楊朱和弟子有一次來到了宋國邊境。天氣很熱,他們找到了一家小客棧休息。弟子不久就發現,店主的兩個老婆長相與身份地位相差極大:一個長相一般的在櫃台上掌管錢財進出,而一個長得很美的卻幹著洗碗拖地的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