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萬貫家產,始於點滴積累——勤勉工作要學會的做事思維(1)(3 / 3)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的一生是在得與失中度過的,或者說人生就是得與失的集合體。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隻要換個心態、換個角度看待得與失,凡事就能拿得起放得下。因此得到和失去,原本就是人生的平常事,今天得到了這個,明天就或許失去了那個。有得就有失,太過執著不是好事。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平庸的窮人都已經習慣成自然地簡單把世界看作是一成不變或是變幻莫測的,也逐漸形成了一種故步自封或深惡痛絕的陋習。換個角度看世界,需要我們不要一直用自己的“銳角”去評頭論足事物與人群,因為當你用這個狹小的“銳角勢利眼”去看一切問題時,你肯定會否定一些不容樂觀的事情。這樣你也從此產生對這個世界的抵觸心理,把本來陽光燦爛的美好世界很快地抹黑,而致使你對什麼事情都反感。生命也是這樣,生命的過程注定是由激越過度到安詳,由絢爛到回歸平淡。一切情緒上的激越終會過去,一切色彩的絢爛終會消隱。“銳角的眼睛”,永遠看不到上下的光明正大,也永遠看不到左右的海闊天空,更永遠看不到遠方的似錦前程!

換個角度看世界,就是要常用“鈍角”去看世界,你會非常容易做到“高步闊視”。但這不是你的自命清高、自命不凡的小人表現,而是你懂得了開拓視野的廣袤與寬闊的凸現!

誠然,從高度去看世界,你會有一種“居高臨下”的驕傲,可這不是你真正的驕傲自滿,而是你高瞻遠矚的一種大度,高處不勝寒的一種包容,高人一籌的一種理解。成功的富人懂得站得高即望得遠的道理,所以,他們總是能從另一個視覺裏發現一片新天地。你站的高度越高,你就好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樣灑脫自在,你就好像是爬上了人生的金字塔一樣豪情滿懷,也就離成功的富人更近一步。

(三)除草思維:專心致誌,驅除雜念

人都有雜念。當我們設定目標要去完成一個任務的時候,免不了會受到雜念的侵擾。而當我們能夠理清頭腦、專心致誌的時候,成功必然已在終點處等著我們了。

人的雜念、妄念,就像花園裏的雜草。雜草不需要專門的照料和養分,自己就能長得茂盛。如果不管它,花園就會“雜草叢生”。一個好的花園,必須時常進行除草。有用的知識和有利的資訊就像花園裏的花朵,必須細心種植栽培,才能生長得好。

一位女演員在成名以後,回憶起當年父親教育她的話:“我希望你能成為一匹良種馬。良種馬在奔跑時,是戴著眼罩的。這樣,它們的目光就會一直保持向前直視,並按照自己的跑道向前跑,而不會受到其他馬的影響。”良種馬之良,在於它心無雜念。

走鋼絲需要的是保持平衡和克服恐懼,賽馬需要的是排除幹擾和發揮速度,但這二者也有相同之處——必須一心朝準自己的方向,堅持自己的目標。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幹擾,始終把目光盯在目標上。成功者往往都是有著堅定目標的人,這也就是富人之所以能成功的原因,正是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認定了自己要做的事,並且一直堅定下去。

隻有對準靶子才能射中靶心;隻有認準方向、選對方法,才能做好事情。

縱觀曆史眾多英雄豪傑,近瞻現實風華精英,我們就會發現,凡事皆在人心所為。不知大家觀察過沒有——真正成功者或大笑或微笑時,他們的笑容似孩子天真燦爛,而眼神卻是超乎尋常的堅毅和執著。正是這種執著和堅毅鑄就了他們的輝煌成功。

那麼什麼是成功?每個人眼中、心中的成功概念都不盡相同。成功可以是物質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成功。最簡單地說,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願望以物質或者精神形式得以實現,達到內心滿足的一種感覺,即“成就感”。

成功需要在實踐中磨煉。隻有遠大的誌向,卻不把它付諸實際行動,隻能是白日空想。成功的富人往往都會先認定目標,時刻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不為小事所困擾的人生如夢非夢。既然大部分的人都欲求世事精彩,就不要貽誤了大好時光,從瑣事中跳出來,心無旁騖、專心致誌做事做人,這才是成功的正道。

平庸的窮人雖然開始摩拳擦掌地行動了,但稍遇到點困難,就悲觀失望,怨聲載道,感慨不公,最後也隻能是雷聲大雨點小,虎頭蛇尾地收場。還沒邁上成功之路,就先被自己打敗了。如果淋到了雨,吹到了風,便羨慕溫室的花朵,對鏡自哀自憐命運的不公;如果小石子碰到了腳,就氣憤路麵的不平,再踢幾腳,肯定會更疼,於是繼續氣憤,繼續踢,不僅耽誤了大好的光陰,還會陷入負麵情緒的惡性循環。不從這些負麵的性格和習慣中醒悟掙脫出來,會貽害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