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時期,仙班未滿,天地靈氣滿溢,人人都能修道,證道之路萬萬千,飛升之人屢見不鮮。
近古時期,仙班漸滿,靈氣開始消散,證道一路漸少,修道的人開始轉為練武,武煉之身爭天下,隨後天下大亂,分分合合。
東海市郊,佘山附近,一位老者攜著一位孩童走在道上,老者單手附在背後,單手拎著泛黃破舊的葫蘆往嘴裏灌著。
“師傅,你每天給我講故事裏的妖在哪兒呀,出來這麼久什麼都沒看到,不會是哄我的吧。”孩童看著年紀雖小,烏黑的眼珠子左晃右晃,話語裏透著一股狡詐。
“有緣自然就會遇到,銘兒,要真是遇上了,可別躲起來。”老者一身粗布衣裳,頭也沒回,說一句灌一口,就這樣不緊不慢的往前走著。
一走就是從早晨時分走到了夜裏,除去飯點兩人逛去鎮子上飽腹之外,都挑偏僻的路走。可還別說,一老一少看似身體孱弱,走了一整白天卻不見疲憊,都精神兒倍好。
這天夜裏,兩人就在佘山腳下住下了,雙人標間,帶空調熱水wifi電視。孩童赤腳雙腿盤坐在床上正玩弄手機,同樣盤坐在另一張床上閉目冥想的老者緩緩睜開了眼。
“嘿,小子,你走運咯。有點意思,師傅帶你長見識去。”
“師傅,這裏附近有妖怪作亂是嗎,快帶我去看看。”孩童聰慧,聽出了師傅的意思,聞言連手中玩的起勁的手機都丟到了一邊。趕忙穿起鞋子跟在老者後麵。
兩人緩步走出了旅館,隻見老者拉起孩童一步一跨,出現在了街道的盡頭,再一跨就出了鎮子,手段那是堪比神仙。
“師傅師傅,這是不是就是你說的縮地成寸,好厲害,我要學這個,還有什麼厲害的,我都要學。”第一次親眼見到師傅施展神仙手段,孩童興奮的大叫起來。
“哈哈,不過小小法術,你小子不是不信為師是神仙中人麼,才剛略顯身手,就師傅師傅叫的這麼親切。”老者笑著說道,順手解開纏在褲腰上的葫蘆拿起就是灌了一口。
孩童這時候眼咕嚕亂轉,在想著怎麼為之前的行為辯解。
“師傅,我這不是學以致用嘛。您教導我的說是人心鬼蜮,有些人與其說是人,做的事情連牲畜都不如,豢養的牲畜還懂得知恩圖報,哪像人心反複無常,恩將圖報,為了名利背叛。這些都是您說的,我都聽著呢,看我多乖,都記下了,還現學現用。”
“狡辯,你年紀尚淺,心性還需曆練。防人之心確實重要,但我巡天一脈做的是代天巡守、念頭通達,行善事證仙果。天下如此大,整日裏琢磨詭辯權謀,那和凡塵俗子有何區別。心中坦蕩,識人有數,察事不在表象,才是正途,也是我教導你的真正目的。”
“弟子知錯,曉得師傅苦心教誨,弟子銘記在心。”
平日雖然師徒兩人嘮嗑鬥嘴,其實兩人都沒當真,自葉銘也就是孩童三歲記事起,就跟在師傅身邊,悉心教導,雖然吃的是粗茶淡飯,但也從沒餓著自己。身世也是師傅告知是遊曆回來在一座道觀門口撿得,關於親身父母是誰葉銘不想知道也不好奇,在他眼裏師傅就是他的父母,所以他敢平時無事和師傅拌嘴,就是因為親切。但是一遇到正事,自小聰慧過人的葉銘還是會聽從師傅的話,這也是老者平時縱容葉銘的原因。小孩子童心未泯,管教上有抑有揚,鬆弛有度,才不會讓小孩走上歪路。
一會兒工夫,就在兩人話語間到了佘山山中。
隻見幾位成年男子穿著睡衣雙目迷離,晃晃悠悠走在山中,看他們的前進的方向是要聚集到一起。奇怪的是,他們相互之間間隔不遠,卻不見交流,仿佛被什麼操控牽引著,並不是他們本身的意誌在行動。
這時候山中隱約傳來啼叫聲,像是在呼喚,似哭未哭,這幅場景詭異至極。
老者倒是顯得興致盎然,渾然不覺得現場有多恐怖,反倒是打量起身邊弟子的反應。
葉銘隨著師傅來到山中,平時日夜被師傅灌輸人妖鬼怪的概念,第一次聽到可以親眼看到妖怪麵目的時候非常興奮。不過這下真遇上了,夜裏溫度驟降,鬼魅聲音環繞,眼前看到生人卻了無生氣,心裏還是膽怯了幾分。握著師傅的手也是微微用上了力,連他自己都沒發覺。能堅持著沒被嚇哭嚇跑,一是因為師傅在,二來也聽多了鬼怪作亂的故事,心裏有些準備。
仿佛要給自己壯膽,葉銘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