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尾冬季深夜,落著微雨,陰風陣陣,夜空中幾朵烏雲捧起圓月高照,但周圍沒有點點星光襯托,使慘白的月光透出滲人煞氣。
南粵之地高要縣西北部地帶,有一條基本與世隔絕的農村,名為“河希村”。
因為信息時代落後,村裏窮建不起學校,除了村長後生的時候在省城讀過幾年卜卜齋,肚腩裏麵有那麼兩滴墨水之外,其它村民無論男女都可以講是大字不識一個,一群隻知道捱生捱死捱世界的鄉下大老粗。
村裏家家戶戶以種菜賣畜,耕田養稻為生,或許是天公眷戀他們文化程度低得可憐,這條村上百年來並無發生過重大疾病或天災人禍,村民的日辰過的還算自在,滋潤。
農村人都有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此時已經全村熄燈休息,是人人都進入夢鄉中找周公聊天的時候。
“哼……”
村尾連接數公裏之外後山的泥濘小路上,一道朦朧的身影在夜間的陰風中無阻前進,如同孤魂野鬼遊蕩,口中哼著首歌詞低俗的小曲,嘴角時不時上揚微笑,貌似是有某件喜事將要發生。
後山是河希村埋葬死人的地方,但卻傳承著一條古怪的規矩,將後山分為前後兩段,有地位的村民死了之後會風光的葬在後半段,無關緊要的隨便就埋在前半段。
人影一路上山,進入墳地,點起油燈,邊走邊環顧四周,望見無數墓碑,有完整有殘缺,而且墳土建造得高低不一,為了省點喪葬費,工程還真是渣得不能再渣。
人影詭笑著搖了搖頭,最終來到一潭死水前麵。
一條紅繩綁在死水旁邊的樹上隨風搖擺,好似一隻鬼手在招人影過來。
“老母,今日是你的死忌,我回來探望你了。”男人的聲音異常低沉沙啞,聽上去好似人臨死之前要交代後事的嗓音一樣。
坐在地上嘴了根自己卷的大俗煙之後,男人從腰間的布袋裏取出三炷香,點燃插在腳前的散泥中,朝著那潭死水跪下磕了三個響頭,然後起身,將油燈放在紅繩附近照明,脫掉衫褲鞋襪,不顧水上時刻準備對他飛禽大咬的蚊蟲,深吸口氣,猛然跳入水中。
咕咚咕咚……水上冒著邋遢的氣泡,在月光下泛起幽光。
十五分鍾有餘,一塊紅裏透黑的棺材板便慢慢露水麵,這死水之下居然埋著棺材!
男人上半身已經被蚊蟲叮得滿是大包,又癢又痛,但依然還是賣力的將棺材推了出來。
隨後趕緊穿好衫褲,撥開上層淤泥,喜色鎮邪,橫死之人往往怨氣都非常重,棺材油成濃重的深紅,便是想達到最佳鎮屍的效果。
“一群文盲,輕信他人。”男人咬牙講道:“就出幾個臭錢打造一副大紅棺材,卻不舍得叫附近的道士過來招魂安靈,全都死有餘辜,不過也好……”
男人講罷,從布袋裏摸出一根撬棍,夾硬將數條巴掌長的棺材釘鑿開,緊接著揭開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