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力量能夠征服世界上最複雜的東西——人的心靈。擁有良好談吐的人,不僅能夠更好地跟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還能用恰到好處的語言打動和征服他人的心靈,達到自己說話的目的。
古希臘曾經有這樣一則故事:
著名的寓言大師伊索年輕時曾給一貴族當奴仆。一天,主人設宴,宴請城中的風流名士。主人傳下話來,讓伊索準備最好的酒肴待客,伊索接到主人的命令後,四處收集各種動物的舌頭,辦了一個舌頭宴。開餐時,主人大吃一驚,忙問:“這是怎麼回事?”伊索笑著回答:“我尊敬的主人,你吩咐我為這些高貴的客人辦最好的菜,舌頭是引導各種學問的關鍵,對於這些名士、貴族們來說,舌頭宴不是最好的菜嗎?”客人們聽後,一個個都發出讚賞的笑聲。主人也對伊索的機智表示讚許。次日,主人又吩咐伊索說:“明天給我辦一次酒宴,菜要最差的。”次日,開席上菜時,依然是舌頭。主人見狀勃然大怒,伊索卻不慌不忙地說:“難道一切壞事不是從口中出來的嗎?舌頭既是最好的,也是最壞的東西啊!”主人聽後無話可說。
雖然,這則故事十有八九是人們杜撰出來的,但卻說明了一個道理,即說話對於人來說有著無法估量的作用。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要交流信息,溝通思想,就必須擁有語言交流能力,不善言談的人是很難讓人了解其價值的。
1991年11月,中國電影“金雞獎”與“百花獎”在北京同時揭曉。李雪健因為主演電影《焦裕祿》中的焦裕祿,最終獲得這兩項大獎的“最佳男主角”獎。頒獎之後,李雪健在台上致答謝辭時說:“苦和累都讓一個好人——焦裕祿受了;名和利卻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他的話音剛落,贏得全場一片掌聲。
他巧妙運用兩句話,既讚美了焦裕祿的為民奉獻精神,又表達了自己受之有愧的心情,打動了觀眾的心,給人留下難以忘卻的美好印象。
語言的力量能征服人心。通過口才的交流與溝通,陌生人可熟識起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可以消失,甚至單位之間、社會集團之間、國家之間的矛盾有時也可以通過它得到解決。若是語言運用不當,也可能在交際中失敗,以致損害了自己的形象。
一位歌壇新秀在一次演唱大獎賽中奪得大獎。主持人問這位激動的歌手有什麼感受時,他說:“今天我博得了第一名非常高興,我賭得了獎金,而且也賭到了名聲。”“賭”字一出口,全場一片嘩然,噓聲不斷,在這種公開的場合如此說話,隻會給人以粗俗淺陋之感,致使“新秀”形象在觀眾心中大打折扣,並在潛意識中了解到了他的參賽動機與人品。
在交談中,擁有良好談吐的人,能夠把意思更有效地表達出來,從而更容易說服他人並獲得他人的支持。
1939年10月11日,美國白宮進行了一次具有曆史意義的會談。美國經濟學家薩克斯受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的委托,想說服羅斯福總統重視原子能的研究,搶在納粹德國之前製造出原子彈。他先向總統麵呈了愛因斯坦的長信,接著讀了科學家們關於核裂變發現的備忘錄,可是羅斯福卻聽不懂那艱深生澀的科學論述,反應十分冷淡。
薩克斯不得不向總統告別。後來,羅斯福為了表示歉意,邀請他第二天來共進早餐,這無疑又給了薩克斯一次機會。他整夜在公園裏徘徊,苦苦思索著說服總統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