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當你再次拜訪這位客戶時,花幾分鍾的時間回顧一下你所記的東西。一旦你這樣做了,你就會思維敏捷,對於這個客戶和他當前的狀況胸有成竹。
容易忽略的五個拜訪細節
除產品外,銷售人員在拜訪客戶中的一些細節處理,對銷售的成功率也有重要的影響。
1.隻比客戶著裝好一點
專家說:最好的著裝方案是“客戶+1”,隻比客戶穿得好“一點”,既能體現對客戶的尊重,又不會拉開雙方的距離。著裝與被訪對象反差太大反而會使對方不自在,無形中拉開了雙方的距離。如建材銷售員經常要拜訪設計師和總包施工管理人員,前者當然要襯衫領帶以表現你專業形象;後者若同樣著裝則有些不妥,因為施工工地環境所限,工作人員不可能講究著裝,如果你穿太好的衣服跑工地,不要說與客戶交談,可能連坐的地方都難找到。
2.與客戶交談中不接電話
電話多是銷售人員的特點,與客戶交談中沒有電話好像不可能。不過我們的大部分銷售人員都很懂禮貌,接電話前會在形式上請對方允許,一般來說,對方也會大度地說沒問題。事實上,對方在心底裏說:“好像電話裏的人比我更重要,為什麼他會講那麼久?”所以銷售人員在初次拜訪或重要的拜訪時,絕不能接電話。如打電話的實在是重要人物,也要接了後迅速掛斷,等會談結束後再打過去。
3.把“我”換成“咱們”“我們”
銷售人員在說“我們”時會給對方一種心理的暗示:銷售人員和客戶是在一起的,是站在客戶的角度想問題,雖然它隻比“我”多了一個字,但卻多了幾分親近。北方的銷售人員在南方工作就有些優勢,北方人喜歡說“咱們”,而南方人習慣說“我”。
4.隨身攜帶記事本
拜訪中隨手記下時間地點和客戶的姓名頭銜;記下客戶的需求;答應客戶要辦的事情;下次拜訪的時間;自己的工作總結和體會。對銷售人員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好的工作習慣。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當你虔誠地一邊做筆記一邊聽客戶說話時,除了能鼓勵客戶更多說出他的需求外,一種受到尊重的感覺也在客戶心中油然而生,你接下來的銷售工作就會順利很多。
5.保持相同的談話方式
關於這一點,年輕的銷售新手要特別注意。年輕人思路敏捷、口若懸河,說話不分對象像開機關槍般快節奏,碰到客戶是上年紀的人思路就會跟不上,根本不知道你在說什麼,容易引起客戶反感。有一位擅長項目銷售的銷售人員,此人不善於言辭,銷售技術方麵也未見有多少高招,但他與工程中的監理很有緣,而監理一般都是60歲左右將要退休的老工程師,而且他對老人心理很有研究,每次與監理慢條斯裏談完後必有所得。最後老工程師們都成為該產品在其工程中被采用的堅定的支持者。
二十種借口讓你再見到客戶
想要更有效率地達到推銷的目的,再訪客戶的借口就非得好好研究不可。以下有二十種不同的再訪借口,若能好好加以運用,一定可以增加許多再訪的機會。
1.以送名片再次拜訪
一般的銷售人員總是在見麵時馬上遞出名片給客戶,這是比較傳統的銷售方式,但是卻難免流於形式,偶爾也可以試試反其道而行的方法,不給名片,反而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
2.故意忘記向客戶索取名片
這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因為客戶通常不想把名片給不認識的銷售人員,尤其是不認識的推銷新手,所以客戶借名片已用完或還沒有印好為由,而不給名片。此時不需強求,反而可以順水推舟故意忘記這件事,並將客戶這種排斥現象當作是客戶給你的一次再訪機會。
3.印製不同式樣或是不同職稱的名片
如果有不同的名片就可以借更換名片或升職為理由再度登門造訪,但要特別注意的是,避免拿同一種名片給客戶,以免穿幫,最好在客戶管理資料中注明使用過哪一種名片或是利用拜訪的日期來分辨。
4.不留資料下次奉送
當客戶不太能夠接受但又不好意思拒絕時,通常會要求銷售員留下資料,等他看完以後再聯絡。這時候有經驗的銷售員絕對不會上當,因為這隻是一種客戶下逐客令的借口,資料給了之後很可能不用多久就被丟到垃圾桶,所以就算客戶主動提出要求也要婉轉地推辭,但要在離開之前告知下次再訪時補送過來。倘若忘了留下再訪的借口,也可以利用其他名目,例如“資料重新修訂印製完成,特送來給您參考”或“客戶索取太踴躍,所以公司一再重印,等我一拿到就送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