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眾多流民已經趕到規劃好的地點,準備開墾。
而張玉則親自帶著一部分流民,在被命名為希望鎮的地點開墾。
這裏是流民的希望所在,所以被命名為希望鎮。同時靠近肅山,不論哪裏來的流民,都要經過這裏,再去開墾。
經營好了可以給其他流民一個榜樣,讓他們看到隻要好好幹,就能擁有幸福的生活,不怕他們不用心。
當然想法是好的,但現在這裏還是一個梢林滿山,荊棘遍野,野獸出沒,人煙稀少的地方。方圓百裏山連著山,雉雞成夥滿山噪,狼豹成群林裏竄。
昨天晚上流民完全是在,荒草中平出一片地方休息。可以說非常艱苦,好在他們也習慣了。
流浪的時候哪有什麼房屋給他們居住,還不是走到哪裏,胡亂一躺就那個樣。還要麵對豺狼的襲擊,時常有人走著走著就掉隊,再也沒有跟上來。
此時草地上十幾個爐灶一字排開,柴火燒得正旺,火苗升騰著。上麵架著的大鐵鍋“咕登咕登”冒著氣泡,一陣陣誘人的香氣從裏麵散發出來。
張玉正自指揮著幾個人添柴加火,旁邊幾個大口袋打開,裏麵是雪白的稻米。
見到了糧食,人心立刻就安定下來。
他們長時間吃不飽飯,見到食物簡直眼睛發綠。不過總算維持住秩序,沒有哄搶,排了整齊的隊伍,等著食物發放。
隨著食物發下去,流民熱淚盈眶。他們多長時間沒有吃過飽飯,現在終於能嚐到一口。那碗裏香噴噴的大米飯,正冒著熱氣,散發出誘人的香氣,勾的人肚子咕咕叫。
手中雪白的饅頭剛出鍋,軟綿綿的,用手一捏就凹陷下去。就著鹹菜吃上一口,那滋味別提了。
別說是成為流民之後,哪怕是以前,他們也很少吃到這樣豐盛的食物啊。
很多人都忍不住跪倒在地,對著手中神像磕頭跪拜,感謝神君恩典。
吃著飯又聽張玉聲音在耳邊響起,雖然不大,但傳遍整個流民營。
“稍後我會配發農具,所有人全部去給我開墾耕地。當然在這之前,如果誰覺得有一技之長,會打鐵、木工,或者有其他的本事,都可以來我這邊報名。依照能力高低,不用開墾,可以直接領取糧食。而且我可以保證,會比開墾得到的更多。”
這就是要發掘其中的人才,不論在哪人才都是最重要的。
而他說的最後一句話就是要鼓勵,這些人站出來。古代不同於現代,現代隻要你有本事,不論幹什麼都能贏得別人的尊重,而在古代,卻有階級之分。
分為士農工商,其中士也就是官員的地位最高。其次為農民,接下來才輪到工匠。所以在很多時候,這些本事不過是謀生的手段。很多時候比農民的收入還要低。
要是沒有他的保證,恐怕這些人寧可埋沒自己的能力,繼續去開墾,也不會展露出來。而有他的保證就會有工匠站出來,以期得到更多糧食。
又聽張玉接著道“另外我會在這裏劃分宅基地,所有人都會得到一塊。那裏就是你們以後的家。你們抽空可以在上麵蓋房子,不論是胡亂搭個草棚,還是茅草屋都可以。要是有本事的,建個深宅大院也沒人管。”
此話一出又惹的人連連磕頭。分宅子分土地,這是要讓他們長期居住下去的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