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話的時候,張玉信心滿滿,陰兵是靈魂凝聚,視高山險阻於無物,肅山雖說飛鳥難渡、靈猿愁攀,在陰兵眼裏卻和平地沒有區別。隻要廣撒陰兵,不論麒麟馬躲在哪都能找到。
誰知雷虎聽完這話,臉上露出苦澀。
“多謝主公好意,某家願把麒麟馬獻與主公。”
“雷虎你是何意,難道我是貪圖手下機緣的人。”
聽到這話雷虎更是苦澀,活像嘴裏含著個苦瓜,一臉苦澀說道“不是某家想讓,實是某家用不上啊!”
張玉看了眼人高馬大的雷虎,忽然想明白原因,忍不住笑了起來。
雷虎身負刑天血脈,年僅八歲就比成年人還要健壯。等到他成年之後,身高三四米都是平常,是個不折不扣的巨人。
而麒麟馬雖說有麒麟血脈,力量無窮,背負四五千斤都是平常。但本身不過兩米多高,在馬中算得上是巨無霸。可跟雷虎一比,不過到他腰部。
想一想雷虎騎乘的模樣,他跨坐上去,雙腳直接就能站到地麵上,必須彎著腿才能坐在上麵。
真要形容的話就跟一個成年壯漢騎著瘦弱山羊差不多,形象十分搞笑。哪裏還有雷虎威猛霸氣模樣。
如此他要麒麟馬還有什麼用,難道殺了吃肉,也不嫌暴殄天物。所以雷虎是想讓也得讓,不想讓也得讓。
想明白這點,張玉笑的眼都眯了起來,拍著雷虎的肩膀說“很好,你對我非常忠心。連這樣好的寶馬都舍得讓出來。”
雷虎內流滿麵,這樣的忠心他不想要,我的寶馬,我的坐騎。
隻是他自己明白,從此以後他這個前朝的馬上名將,隻有成為步兵的份。適合他的坐騎已經沒有了。
第二天一早,張玉把雷虎介紹給雲圖等人,等眾人相熟以後接著趕路,很快就來到怒水江畔。
此時早已經有一些人站在路邊準備迎接,為首的就是祭酒張昆。
怒水江畔本來渺無人煙,但在沈建占領這裏之後。為了日後的發展,陸續遷徒了上萬多人來到這裏,分布在廣闊的土地上。
以前負責這裏事物的是張昆。他是寧都郡一個世家家族的長子,這些世家為了家族的安定繁榮,秉承著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的理念。
家族成員並不在一起,常常在幾個勢力之中做事,哪怕這幾個勢力相互敵對也不在乎。
最出名的當屬諸葛孔明的家族。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諸葛孔明的大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他還有兄弟二人,其兄長諸葛瑾是東吳大臣,一生效忠東吳。其弟諸葛誕則投奔曹操。
這三個國家的關係就不用說了吧,爭鬥數十年,最終曹魏滅蜀漢、東吳。
張昆就是這個情況的產物,他在沈建手下做事勤懇,看來是個不錯的手下,但當家族利益和沈建的利益發生衝突,他一定會選擇家族利益。
並且一旦沈建衰敗,別想讓他為了恢複鼎盛而努力,一定會離去。
張昆投靠沈建數年,一直負責怒水江這塊,稱得上位高權重,誰想到這次忽然空降下來一個領導,直接奪去他的權力。
他自然心中不服,要是別人也到罷了,誰想到竟是個八歲的孩童,心中不覺有些活泛。
遠遠的一陣塵土飛揚,伴隨著隆隆的馬蹄聲,一隊百餘人的騎兵映入眾人的眼簾。全身的鋼鐵鎧甲惹的人驚叫不已。
古代鋼鐵產量很少,要不然也不會有鹽鐵官營製度,以此為國家牟利。可見其中利益之大,更能說明鋼鐵產量稀少。在這樣偏遠的地方,一柄鋼刀都足以惹人羨慕,更不要說這樣的鐵甲騎士。
氣勢為之奪,本來整齊的歡迎隊伍,瞬間有些混亂。一直等到張玉來到麵前,這才勉強安靜下來,躬身拜見。
“屬下拜見大人。”
數十人皆身穿華麗錦衣,體態富貴,一看就是高官富豪,卻站在一起為了迎接自己,任由烈日暴曬不敢離開。讓人不由生出一種滿足感。
當然心裏如此,臉上卻不能這樣。張玉翻身下馬虛扶張昆。
“快快請起,你就是張昆吧,在山亭縣我就聽說過你的大名,鎮守怒水江數年,勤勤懇懇從無怨言,可謂勞苦功高。”
張坤順勢起身,恭敬說道“大人能來鎮守怒水江,足以看出神君對您的喜愛。屬下已經備好信印、令牌,等回去之後就交給大人,從此以後為大人馬首是瞻,絕對服從大人的領導。”
這話說得恭敬有加,任誰都挑不出毛病。張玉愣了一下才回答“張大人說笑,神君讓我來次隻是為了增加曆練。至於領導,那不過是圖個名聲,地方上的事還要看你的,我在一邊看著就行。”
張昆謙讓兩句見張玉的確沒有那意思,這才作罷。隻是在眼角開合間,露出一絲無法察覺的陰冷、詫異。
他提出送還信印、令牌,可不是真心希望如此。做為執掌一地大權的人物,他又怎會甘心平白交出權力。特別是看到張玉不過是個孩童,心裏沒有想法才怪。
隻是張玉坐鎮怒水江是沈建的任命,他無法反對,隻好在暗地裏使絆子。
所以才在第一次見到張玉的時候就提出要遞交信印。利用的就是別人的心理。
作為一個常人,驟然被升為高位,最想的當然是執掌大權,享受權利。對別人指手畫腳,顯示自己的存在。
這樣正好就落入張昆的陷阱。剛來這裏不熟悉情況,就要行使權力,哪怕再會做事的人,也不免犯下種種錯誤。時間一久,搞得天怒人怨,人人厭惡。
他就可以借此挺身而出收拾殘局,把怒水江治理的井井有條。這樣沈建哪怕心裏不痛快,也隻能默認這個結果,把張玉調回去。
可是誰想張玉竟然能忍住這個誘惑,如此表現怎能不讓人驚訝。一般情況下不要說一個孩童,哪怕是常年身居高位的人都難以承受權利的誘惑。可是張玉竟然棄之如敝屐,實在不敢讓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