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出獄後不但金盆洗手,還積極爭取了15支地方民族武裝與政府和解,羅星漢被緬甸政府為此授予“民族和解使者”榮譽稱號。
“張奇夫(坤沙)同我在小孩子的時候就認識了。當時我在果敢,他在當陽,我伯父家在臘戌,我去臘戌住在我伯父家,張奇夫來臘戊也住在我伯父家,就這樣大家就認識了,成了好朋友。長大成人後,各有各的事業。”
羅星漢在緬甸仰光的家是位於市中心一座略顯陳舊的四合院,2006年5月上旬的一天下午,時年71歲的他親口講述了對坤沙的回憶。那時候,坤沙還活著,但被軟禁在仰光一座緬甸國防軍的軍營裏。
坤沙和羅星漢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兩人的家庭背景相仿,經曆也差不多。羅星漢家族是緬甸果敢首富,坤沙的父親是緬甸撣邦萊莫部落的土司。論年紀,羅星漢稍長,但在江湖上卻是“兩代人”:崛起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羅星漢是金三角第一代“創業者”,而坤沙則是鴉片王國的第二代“創業者”,崛起於20世紀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也稱“海洛因大王”。公認的情況是:金三角毒品聞名世界由羅星漢肇始,金三角曾經出現該兩大毒王爭霸的時代。在羅星漢口中,一直把“坤沙”叫做“張奇夫”,因為前麵是泰文名,後麵則是中文名。
在許多的金三角傳說和故事中,18歲就組成武裝部隊的坤沙與羅星漢曾經進行過長期的爭鬥與廝殺,這些情況從羅星漢的親口述說中得到了一些佐證:“許多人道聽途說,說什麼‘金三角毒品爭霸戰’。寫書當中說什麼張蘇權堵著打,說什麼東西(指鴉片)都被搶去,這是不真實的。那時張奇夫的部隊和我們相比還差得遠,我們的部隊都是果敢子弟兵,隨時訓練,隨時戰鬥,在緬甸能同我們打的,隻有緬共,緬共勢力大。山頭也好,擺夷也好,張奇夫也好,都不是我們的對手,我們的部隊聽到槍聲就不要命地往前衝,槍也打得準,對手要想活命就隻有投降。”
但是兩人的關係時好時壞,羅星漢並不否認:“在解決土司問題時,我遇到麻煩,我第一次在猛董被緬甸政府扣押,他從臘戌跑來看我,而且還幫我向政府講了不少好話。”
當羅星漢出來後,坤沙又上山去了,幹起了反政府的事,“但當我們同緬共作戰緊急時,坤沙的部隊還來幫運送彈藥,大家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1967年國民黨3軍、5軍打他,打得他焦頭爛額。有一天他的一名部下找到我說,張奇夫要回來,我同(緬甸)軍事情報局講,他們也同意他回來。”羅星漢說。
“1989年4月8號,緬甸和平成功,全麵和平基本實現,全國唯有張奇夫的這股武裝還在與政府對著幹,而且越走越遠。”羅星漢與眾不同地認為坤沙垮台的原因有兩個方麵:“第一個鑄成大錯的是成立什麼‘撣邦共和國’,這是緬甸中央政府最不能容忍的事,誰能容忍你搞一個‘國中之國’;第二個是張奇夫上美國人的當,美國人叫他狠狠地打緬甸政府軍,美國一定會給他什麼幫助。其實是在騙他,他相信美國人的鬼話,傾全力去攻打孟角,雙方傷亡上千,政府軍軍官都死了10多個。”
羅星漢說:“這兩件事情迫使緬甸政府開始認真對待張奇夫問題。首先是派人進去瓦解他的部隊,政府軍與他打了多次,占不了多少便宜,開始改用攻心戰,派人員進到他的部隊進行策反,這次收到了奇效,張奇夫手下一名他比較信任的大學生將領叫貢約德,在關鍵時候帶走了6000多人的主力部隊;其次是策反他的警衛部隊刺殺張奇夫,由於事先有張蘇權暗中安排一些人進行保護,才使得這一招沒有得逞
”。
在仰光市區的富人區的一棟別墅中,年近花甲的小羅新汗接見了紅龍的代表,他們談得很不順利,羅新汗並不是想象中的那樣恨坤莎,他拒絕了紅龍代表提出的剿滅坤莎殘部的要求。紅龍的中年男子從口袋裏掏出一把帶消音器的手槍,“彭”的一聲,羅新漢倒在了血泊在中。長發中年男子從口袋裏掏出一張人皮麵具戴在臉上,將衣服與羅新漢互換,又將一張麵具貼在了老人臉上,從此羅新漢得到了重生。除了倫敦的幾位大佬,沒人知道,新的東印度公司將由中國人建立。
羅星漢說:“這兩件事情迫使緬甸政府開始認真對待張奇夫問題。首先是派人進去瓦解他的部隊,政府軍與他打了多次,占不了多少便宜,開始改用攻心戰,派人員進到他的部隊進行策反,這次收到了奇效,張奇夫手下一名他比較信任的大學生將領叫貢約德,在關鍵時候帶走了6000多人的主力部隊;其次是策反他的警衛部隊刺殺張奇夫,由於事先有張蘇權暗中安排一些人進行保護,才使得這一招沒有得逞
”。
在仰光市區的富人區的一棟別墅中,年近花甲的小羅新汗接見了紅龍的代表,他們談得很不順利,羅新汗並不是想象中的那樣恨坤莎,他拒絕了紅龍代表提出的剿滅坤莎殘部的要求。紅龍的中年男子從口袋裏掏出一把帶消音器的手槍,“彭”的一聲,羅新漢倒在了血泊在中。長發中年男子從口袋裏掏出一張人皮麵具戴在臉上,將衣服與羅新漢互換,又將一張麵具貼在了老人臉上,從此羅新漢得到了重生。除了倫敦的幾位大佬,沒人知道,新的東印度公司將由中國人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