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符和朋友撿回一條命。在翻譯的幫助下,他們很快走出叢林,逃到泰國,但已從中國的富裕人士(當時中國的萬元戶尚很罕見)淪為泰國的街頭乞丐。
不過符畢竟是聰明且見過“大錢”的人,隻兩三年時間,他便在泰國立足了。十幾年後,在世界聞名的金三角地區,他已成為一家賭場老板。他說那時的金三角,的確是一個毒品生產和交易中心。在金三角最繁華的大其力鎮,幾乎天天燈紅酒綠、人滿為患,製毒的、販毒的、吸毒的、禁毒的以及各路幫派、各國間諜、各種罪犯等等,你隨時都可能遇到。他就是在那時結識了金三角各大幫派的許多重要人物,也正是在那時,結識了實際控製撣幫勢力的二少——坤沙的二兒子。
符自述的經曆基本讓陳峰相信了這件事的真實性,而且他說隨時可以帶他們去金三角見二少本人以及坤沙部下的一些高級將領。
10月25日傍晚,陳峰一行4人到達泰國首都曼穀。除了符、陳峰和文森特,同行的還有馬婷。次日下午,他們從曼穀飛到清萊,接著符租了一輛麵包車,直接將他們從清萊機場經泰、緬邊界的米賽口岸送到緬甸一側的大其力鎮。
這就是位於泰國、緬甸、老撾三國交界處的金三角“心髒”,一個龍蛇共生、處處傳奇的地方。
當晚,在入住的麗枝娜酒店,如願見到了二少和陪同他的另外4個人。二少的真名叫張維剛,看上去40多歲的樣子,中等身材,平常短發、略長的臉型,穿一件白色T恤和淺灰色休閑褲,如果走在大街上,和普通人沒有多大區別,但當你麵對他的那雙眼睛時,又能明顯感到深藏其中的雄心壯誌。
符說坤沙的大兒子張曉華因患有小兒麻痹症(有人說他智力有問題是不對的)而在家閑養,因此二兒子張維剛和三兒子張維鑫成了坤沙重點培養的對象。兩兄弟先被送到台灣受教育3年,然後又送到美國西點軍校培訓3年。回到坤沙身邊後,二少被委任為教育總長,三少當時曾被委任為主力軍第三旅旅長。
晚餐間,話題自然轉到坤沙身上。說到坤沙“毒品大王”的稱號,二少說這是美國人對他父親最大的冤枉。事情的真相是,坤沙雖然做毒品生意,但因深刻了解毒品對的人危害,所以從心裏痛恨毒品。他對部下的管理與金三角別的幫派不同,一旦發現有人吸毒,不論原因就會立刻槍斃,有一個親戚就是這樣被斃了。他說“世界上最痛恨毒品的人有兩個,一個是吸毒者的母親,一個是我。”
二少放下筷子,用很標準的漢語普通話介紹了父親當年被冠以“毒品大王”的“真實原因”:20多年前,坤沙在金三角做大後,明白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無法改變金三角老百姓以罌粟為生這一現狀的,當地政府也沒有這個力量。因為種植過罌粟的土地,很難再長糧食,這是100多年前英國殖民者留下的禍根。於是他通過特殊渠道向美國政府表達了願意合作解決金三角毒品問題的意願。不久美國方麵派人到坤沙總部進行溝通,坤沙告訴他們,要想讓老百姓立刻停種罌粟不現實,因為他們要維持生計。可行的辦法是美國政府每年出一筆錢,通過坤沙收購金三角的罌粟及其製品,收購後由美國政府決定就地銷毀或用於製藥。與此同時,美國方麵還應提供合適的種子和技術,指導老百姓種植糧食或其他經濟作物,每年減少罌粟的種植麵積,這樣五六年後,就可能徹底消滅金三角的毒品源。
也許是語言上的原因,從美國來的人聽得似懂非懂,最後問坤沙每年想要多少錢?能收購多少毒品?坤沙說每年隻要3500萬美元,他能幫美方收購金三角70%-80%的罌粟。不料這美國人回去以後,不僅沒有同意坤沙的方案,還說坤沙自己親口承認,他控製著金三角70%-80%的毒品,是一個確確實實的毒品大王,並懸賞200萬美元緝拿他。經過國際媒體的傳播,一時間全世界都知道了坤沙的這一稱號,“毒品大王”就這樣成了他此後無法抹去的標簽。
整個晚餐的氣氛非常融洽,席間還有一位30多歲的緬甸女歌手登台為他們唱了許多鄧麗君的歌。話別時,二少誠懇地邀請他們次日上午到他家裏接著聊。 並且表示父親很是想念文森特這位老朋友,還告訴符,要他好好招待客人。
看著二少帶著他的外交部長和新聞官等人消失在夜幕中,未等他們回過神兒來,符說要帶他們去佤邦的夜總會看看。
這個夜總會在湄公河大酒店最上麵兩層,整棟樓高10層,是大其力最高的建築。在這裏,我們見到了另一個幫派的大隊長阿梁,一見麵就看得出是符的好朋友。符說阿梁手下有30多人,同意他們明天下午到他的山頭上去看看那些“吸煙”的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