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水滴石穿:生生不息的自我勵煉(4)(1 / 3)

在享受和平的時刻,有誰提出戰爭的警告,是最容易不受歡迎的。丘吉爾就吃過這種苦頭。當希特勒抓軍隊時,丘吉爾喊出戰爭的危機,英國的政客們一笑置之;當德軍侵入奧地利,英國首相張伯倫與希特勒簽署了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換取歐洲和平的《慕尼黑協議》,得意洋洋地向英國人民宣布:戰爭不會發生了!但丘吉爾卻警告說,戰爭快要來臨了!政客們對他一怒斥之。丘吉爾因而競選失敗,他堅持己見,又引起公憤,以至於被報紙指責為“缺乏謹慎和判斷力。”

丘吉爾的遠見卓識竟被因循守舊、苟且偷生的一些人當成了一文不值的垃圾。這種失敗的境遇足以使一個人垂頭喪氣或是氣得發瘋,可是丘吉爾卻像得勝回朝,依然銜著雪茄,悠然自得,還跑回家鄉的別墅度假去了。他興致勃勃地畫畫、看書、寫作,好象他從來都一帆風順,從未失敗過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人們才想起有丘吉爾這個不受歡迎的人。因為他是惟一能在和平時刻洞察戰爭危機的人,隻是他的預言和警言被世人領悟得太晚了。於是1940年丘吉爾嶄露頭角,當上了英國首相。

丘吉爾成為戰時的民族英雄,傑出的政治家,他以其精辟的演講振奮了英國軍民的士氣,和蘇美等國一起戰勝了希特勒法西斯。這就是一個被人們認為平淡無奇而又多次失敗的人所創造的奇跡。如果他害怕失敗和孤立呢?曆史上便不會有一個丘吉爾。

2.把失敗視作人生的朋友

成功者知道,成功的果實隻能慢慢成熟,而且常常要經過許多的失誤和挫折。他們知道,在受到挫折時沒有理由灰心喪氣,不能止步不前。相反地,他們從教訓中學到經驗,然後堅持下去,更加努力朝目標奮進。

挫折是生活當中一個經常的組成成分。所以說“人人都會犯錯”之類的格言,就是成功者常常掛在嘴邊的話。

如果你真正要打破舊習慣,就得了解失敗時能夠重新開始去戒除它。憂慮擔心阻擋不了你,隻有你阻擋自己!一次失誤並不等於全盤皆輸。

要肯定自己已經做出的努力,然後重新開始你所計劃要做的事。

不管你是熟悉新的工作,還是在培養好的待人處事方式,發生失誤乃是說明你某方麵偏離正確道路的標誌。你需要回到正確道路上來。

失敗能提供你很有價值的訊息,告訴你下一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失敗是對你很有幫助的向導,而不是要你退縮的信號。

失敗者發生失誤的時候,就要呻吟啜泣,怨天尤人,甚至捶胸頓足,大罵自己“愚蠢”、“笨蛋”,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於是讓自己陷入失望之中。

失敗者一生當中不斷地重複自責、悔恨,就像過於嚴厲的父母申斥一個無處求援的小孩子。其結果是:每自責一次,自信心就受到一次傷害,也要萎縮和消失一分。

於是便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失敗者越是這樣責罵自己,便越是覺得自己無能;越是覺得自己無能,失誤也就越多;越是失誤很多,又越是覺得自己不行;越是覺得自己不行,又越是責罵自己。一旦牢固地形成了這種惡性循環,由於惟恐犯錯誤,便使失敗者產生極大的憂慮,陷入一種保護性的僵止狀態,而別人可能認為這是“懶惰”或是“消沉”。

失敗者心灰意懶、無所作為之後,免除了再犯錯誤的恐懼。他的擔憂減少了,便立刻感到輕鬆和解脫,再也沒有責難、失誤和失敗了。然而,不幸的是,再也沒有成功的機會了。

3.學會從失敗中崛起

20世紀初,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有位男子,找尋一座位於茲默斯頓小鎮附近的豐富銀礦礦脈。他努力找尋了幾年。有次,在一座小山的側向掘出了大約200米的坑道。但是,這座掘出坑道的銀礦卻早已被挖掘一空了,不得已他隻好放棄了計劃,過了不久,這名男子也去世了。

再經過了10年,某礦山公司買下茲默斯頓地區的幾處礦區。這家礦山公司重新挖掘了當年被放棄的礦脈,就在距離廢棄的坑道1米左右的地點,發現了從來未有的豐富銀礦脈。相隔隻不過1米,卻相差了幾百萬的美金。

“要緊記著往前看,失敗了不要氣餒!”這句父親離別前勉勵的話,竟然成為一名村童一生奮鬥的“動力”,又經過了30餘年的艱苦奮鬥,他終於由一名首飾學徒,搖身一變成為珠寶行業的翹楚,這名村童,便是現在的香港恒和珠寶主席陳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