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寧可強得讓人羨慕,也不能弱得讓人可憐(5)(2 / 3)

作為初次創業者,完全可以為這個人群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的“VIP”型的個性化、人性化服務,幫助富裕階層打點瑣碎的個人事務。隻要我們做到讓顧客感動、感激,必然有錢可賺。

這一年,由於人們對居住環境的環保要求日益嚴格。簡裝修、重裝飾成為居民普遍認可的居住理念。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把自己的居室裝扮得簡潔大方,舒適靚麗並有獨特創意。

隻要我們懂生活,愛生活,有創意、設計能力,在精裝修商品房的基礎上,根據居住者的要求,通過窗簾、插花等技藝的點綴,從而改變家庭軟環境的風格和內涵,就不愁沒生意。

以上列舉的三個行業,都是2012年非常賺錢的行業,也是善於捕捉機會之人的人生轉折點。類似的行業還有很多,都是前景廣闊的新業態。

創業者進入該市場的門檻也不高,初期要潛心做特色,創品牌,有了一定規模後可乘勢發展連鎖店,逐漸擴大市場份額,必然能在一個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事實上,固化、板結的不是社會,而是我們自己。因為怠惰,我們習慣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掌控,自己恐懼學習和總結,不願意主動思考和改變,導致生存模式一成不變,價值取向死板單一,不被社會淘汰才是怪事。

天生我材必有用。任何人都能成為社會的需要,隻要他願意。遺憾的是,我們在否定教育中長大,既見不得別人成材,還把自己當作劈柴。

我們把自己當人看、當人才看,是應該的,也是必要的。

隻有這樣,已經輸在起點上的我們,才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追求。我們不能在直中取,還可以在曲中求,進而贏在轉折點。

同樣一件事,或者一個東西,不同人就會有不同的理解和預見。決定我們前途的,不是我們現在站在哪裏,而是我們麵向何方,看到多遠,想到多少,做到多少。

這個世界,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好,也沒有個別現象證明的那麼壞。在我們自身能力有限或者受限的情況下,我們能做的,就是讀懂世界、了解世人的真實需要,才能贏在轉折點。

記住,是人選擇了命,不是命選擇了人。命,就是用來改變的,也是在轉折點上改變的。在層出不窮的人生轉折點上,如果我們不積極主動地采取實質性的行動,而一味地憤怒和抱怨,那麼我們剩下的隻有傷身傷神。

10.完成破繭成蝶的過程

從前,深山裏有一塊鐵,在強大外力作用下,被分成了六塊,落在六個不同的角落裏。每塊鐵都不甘心就這樣在深山裏被腐蝕成鏽,一點點地爛掉。它們夢想著有一天,自己能被人發現,成為最有價值的商品。

第一塊鐵,被山下的鐵匠發現了,拿回家去。這個鐵匠是專門給村裏拉車的馬打造馬掌的。不論什麼鐵塊,隻要到了他的手裏,都會被他打造成馬掌,然後以一副一文錢的價格向村民出售。那塊鐵被鐵匠打成幾副馬掌後賣給了車夫,釘在馬蹄上。

第二塊鐵,被縣城裏的一位刀匠撿到了。這是一位在當地小有名氣的刀匠,他專門為縣城裏的夥夫們打造菜刀。因為他的手藝好,打造的菜刀鋒利無比,經久耐用,一把菜刀在他這裏能賣到十吊錢。刀匠把這塊鐵拿回去,經過高溫熔化、鍛造等幾道工序,把這塊鐵變成了一把鋒利的菜刀。後來一位廚師相中了這把菜刀,經過與刀匠討價還價,最後花八吊錢買走了。這塊鐵也就成了廚師剁肉切菜的工具。

第三塊鐵,被四處尋找造劍好鐵的鑄劍師發現了。他是全國著名的鑄劍師,一位將軍委托他打造一把寶劍。他為了能夠鑄造一把讓將軍滿意的寶劍四處尋找好鐵。看到第三塊鐵時,他高興萬分。因為隻要他把這塊鐵鑄造成寶劍,將軍就會給他一百兩白銀。鑄劍師把這塊鐵拿回家裏,經過反複冶煉,並加入不同比例的其他金屬成分進行鍛造、冷淬,再經過精密壓磨拋光,三個月後,一把冷光森森的寶劍出現了。將軍對這把寶劍非常滿意,給了鑄劍師一百五十兩銀子。將軍憑借這把寶劍,馳騁疆場,保家衛國,立下赫赫戰功。

第四塊鐵,被一位外國的鍾表製造師發現了,拿到他的造表工廠裏,經過多道程序的處理和加工,最後把這塊鐵變成了造型獨特的西洋鍾。這座鍾最後被當地的一個富翁看中,毫不猶豫地掏出一千兩銀票,把這座鍾擺到了他的豪華別墅裏。

第五塊鐵,被一家機械廠的工程師發現了。這位工程師是冶金學博士,負責精密儀器材料生產和研發工作。他得到這塊鐵之後,如獲至寶,經過分析研究,他發現這是塊不同尋常的鐵,如果加一些金屬元素進去,就可以改變其性質,可以做成儀器上的遊絲線圈。於是,他和他的助手對這塊鐵采用了許多細致的冶煉工序,成功地把這塊鐵加工成一台價值百萬元儀器的核心零件——精細的遊絲線圈。這台儀器之所以很多國家不能生產,就是因為不能生產這個遊絲線圈。在國際市場上,那種遊絲被世人稱為軟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