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萬事俱備,結果卻壞在一個細節上。在博覽會上,雙方都很滿意,眼看勝利一步步靠近,為了進一步與客戶溝通感情,小喬提出一起去參加公司主辦的大型招待酒會。
來到更衣室,一直落落大方、談吐自如的小喬在換衣服的時候卻突然遲疑了起來。原來,因為疏忽,自己的那件品牌襯衫沒有幹,於是隻好貼身穿著一件普通的、有點變形的襯衫,看起來窩窩囊囊的。當小喬硬著頭皮出來與客戶對視的時候,客戶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驚訝,雖然隻是一瞬間,但是小喬覺得前麵的努力有可能白費了。以至於在以後的交談中,小喬的腦海裏一直在想著襯衣的事情,完全不在狀態,沒有心情也沒有信心來集中精神應付客戶的問題。
博覽會以後,客戶那邊一直沒有回音。,一個星期以後,客戶那邊傳來了消息,說是由於一些原因,已經跟另外一家公司簽了采購合同。
真沒想到,花了那麼多心思,眼看到手的大單竟會毀在一件小事上。
從哲學上看,“蝴蝶效應”反映了萬事萬物都是聯係、發展的這一真理。但是,我們也不要把“蝴蝶效應”看成是一種隻會帶來負麵效果的情況。它其實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就有好結果;用壞了,就有壞結果。
所以,凡事一定要防微杜漸,看似一些極微小的事情卻有可能造成結局的分崩離析,到那時豈不是悔之晚矣?
用出色的口才為你的成功形象添磚加瓦
這是一個越來越注重“說”的時代:競爭職位、應聘麵試、推銷業務……都要有說服力。社交的成功,往往是口才的產物。所謂口才,就是口語表達能力,即善於用準確、貼切、生動的口語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種能力。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說話不僅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人們事業成敗的一個舉足輕重的先決條件。說話的水平和能力已成了衡量一個人整體素質不可或缺的重要標準。
說話是一門技巧,通常,會說話的人都見聞廣博,喜好閱讀雜誌和書報,興趣廣泛而又熱心活潑。與他們在一起,不僅能使人增長見識,更能讓人身心愉悅。
擁有好口才的人常給人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社交場上的佼佼者,必定會在言談中閃爍著真知灼見,給人以深邃、精辟、睿智之感。
擁有好口才,你就能在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網絡中遊刃有餘,你就能於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你就能在鬥智鬥勇的談判桌上侃侃而談、屢出奇招;擁有好口才,你就能在針鋒相對的辯論台前巧舌如簧、雄辯如虹,你就能在難以測定的情場中揮灑自如,勝券在握。也就是說,好口才就是成功的敲門磚。
那麼,什麼是口才?當這個人的口語表達能力達到相當有藝術水平的時候,我們就說這個人有口才。如果要給它進行量化標準,不妨參考以下幾條:
第一,言之有理。你要說這個人有口才,那麼他講的話必須是有道理的,而不是歪理邪說,也不能是胡說八道,這是有口才的第一個標準。
第二,言之有物。講話的內容,不能是空空洞洞的,什麼也沒有,要讓人聽完後覺得真的有實質性的東西在裏麵。
第三,言之有序。當你作報告或者是與人進行交談時,你所說出的話要讓人覺得條例清楚。
第四,言之有文。意思是說,你說的話,當你講出來之後,聽眾就願意聽,覺得有文采,能夠打動人的內心。
第五,言之有情。一個有口才的人,講起話來總是有感情的,不像是一陣風在耳邊一吹而過。在你講話的過程中,喜怒哀樂全部都可以在你的口語表達裏傳達出來,別人一聽會為之震動、為之驚詫、為之歡樂、為之悲傷,可以達到聽眾的目的。
歸納起來,就是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情,具備了這五點,我們就可以說這個人有口才。
語言的力量能征服世界上最複雜的東西——人的心靈。妙語連珠、談吐不凡已成為社交高手的重要特征之一。偉大導師列寧曾經指出:“一個鼓動家就是一個善於對群眾講話,善於用自己的熱情之火激發群眾,善於抓住突出的、說明問題的事實的人民演說家。”列寧本人也正是一名卓越的演說家、雄辯家。他的一生光輝燦爛,名垂青史,可以說與他那超凡出眾的演說能力以及出類拔萃的辯論之術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