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靜姑娘請講。”仇九大感興趣,內心的失望也淡了許多。
“據我家先生講,聚靈石表明濕潤,幾乎是半透明的,從外麵眼肉就能看到聚靈石內有一團不停旋轉的紫氣。那團紫氣,是天地初開時,被聚靈石封存於內的混沌元氣。有聚靈石的地方,不僅靈氣充裕,生機勃勃,而且聚靈石在夜晚發出紫光。仇少俠若不信,今晚可過來一看。”
仇九大喜,原來是這樣子啊。阿靜描述的的確很到位,即使不親眼看看聚靈石什麼樣子,相信再見到它時,也不會失之交臂了。
算算離範進成親之日還有一段時間,料也趕得上。仇九雖想念兄弟們,但雲先生長久閉關,自己要幫著阿麗和阿靜鎮守魚腸峽,替雲先生修行護法,也隻得在魚腸峽小駐下來。
好在阿麗和阿靜對魚腸峽的一切事務輕車熟路,根本不需要仇九操心,五台聖宗的人似乎很怕雲疇,也沒見來搗亂。仇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日心無旁騖,隻是勤修苦煉,反倒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愜意的日子總是過的很快,夏盡秋來,秋去冬至,轉眼又是暮春,不知不覺,仇九在魚腸峽中已長住了近一年時間。
這段時間,仇九修行方麵收獲頗豐。
五顆火龍丹已完全服用吸收,仇九體內元氣已完全轉化成火屬性。其顯著標誌就是天龍劍所吐劍氣的變化。
三尺劍芒外層呈微黃,內層由青蘭到熾白,很像是一支燃燒的火劍。尤其是劍芒的溫度極高,幾可銷金鎔石,天龍劍一出,中者皆焦,草木盡焚。那一種摧枯拉朽的氣勢,不僅讓阿麗和阿靜兩位旁觀者深感震撼,就連仇九,也對天龍劍所展示出來的威力感到匪夷所思。
三尺臂展,三尺長劍,三尺劍芒,仇九此時手上的天龍劍,不僅威勢赫赫,而且打擊範圍堪比長槍,卻比長槍更靈動,更霸道。天龍劍施展開來,一丈方圓內,猶如一個碩大的火團,潑水成氣,擋者皆摧,所向披靡,莫之能禦。
內功修行方麵。魚腸峽內充裕的靈氣、龍霖所授“五心七竅”修煉之法、鍾萬手對仇九身體的逆天改造,讓仇九獲益匪淺,短短不到一年,已至武煉九重境巔峰。
因為按照雲疇所講的對武煉境的劃分標準,是以武者一個縱掠所能達到的距離為標誌的。第一重二丈五,此後境界每提高一重,縱掠距離增加半丈,第九重就是七丈。仇九自感與入峽前相比,身體柔韌度和輕盈度都高出了很多,原地縱掠已可輕鬆越過七丈不止的距離。
而且體內元氣澎湃,隱隱有滿溢而流,透體而出之感。但也許是受限於天體靈氣不足之故,無論仇九怎麼修煉,總覺得前麵似乎有一道高山阻隔,就是沒辦法再前進半步。
是時候提升境界了,仇九如是想。決定服用一顆聚靈丹,將境界提升到超凡境。
有了這個打算後,仇九內心惴惴。
據雲先生講,武者在武煉境之前,無論多麼強橫,也不過是肉體凡胎,不會觸動天怒神怨,可一旦進入超凡境,那就是劫天地之造化,掠日月之精華,超出了這個世界所固有法則允許的範圍,就會引來天劫。
渡劫成功者,從此一隻腳就踏上了神仙道,渡劫失敗者,輕者打回原形,重者修為大跌,甚至身死道消。因此渡劫對一個武者來說,就好像一隻腳踏入天堂,另一隻腳卻跨進地獄,生死難料。又猶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相當之重要。
隻不過現在天地靈氣稀薄,已經無人可僅憑修煉晉升超凡境了,因此這種武學知識才逐漸被人們遺忘了。
也正是因為從雲疇那裏了解到這些知識,仇九才執意留在穀中,為雲疇護法。雲疇有大恩於己,此時要晉升入聖境,實在是生死存亡關頭,不容被外界打擾,仇九如何能棄之不顧。
仇九擔心雲疇,當然也會擔心自己渡劫時被外力打擾,但他也不是全然莽撞行事。穀內那幫從武台聖宗轉化而來的雜役,由阿麗和阿靜鎮守,出不了亂子,穀外若真有不開眼的人闖進來,雲先生就在身側,斷不會任由他們胡來的。
關鍵是,仇九選擇在魚腸峽渡劫,乃是看重了這裏靈氣濃鬱,是提升境界理想之所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