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原主心光不過占了整個圓三分之一的麵積,要強行突破,失敗也是情理之中的。
此刻,隨著林霄一點點低聲誦讀,麵前的心光仿佛也加入了燃料,黯淡的光芒一點點恢複到明亮。
隨著時間推進,林霄僅僅將這《心光.尋道卷》全文讀了兩遍,麵前的心光便增加了肉眼可見的一絲——這若放在死前的原主身上,可是誦讀兩百遍遍都不一定能增加的量!
林霄心頭一喜,是原主怨天尤人之前的修煉速度!
隨後稍稍計算,林霄心頭的那份喜意沉了下來。
若按照這樣的進步速度,大約在兩個月之後,林霄的心光會超過圓形的一半。
按理說,這種積累速度已經極快了,以這樣速度積累下去,半年便能從毫無修為,進步到心光小成,說出去都得被讚一句天才。
但是放在林霄身上,卻不是慢不慢的問題,而是遲不遲的問題。
兩個月之後再和林路瞎扯淡麼?
林霄搖搖頭,思考著……
有沒有可能是適應性不夠呢?
林霄從書架上拿下另一本書——《心光.求真卷》
低聲將全文誦讀了三遍之後,心光才終於肉眼可見地增加了一絲。
林霄搖搖頭,這《心光.求真卷》比《心光.尋道卷》要慢,可說是意料之中。
原主雖然心性幽暗了些,卻也不是傻逼,會挑更慢的修煉。
不過林霄還沒有放棄,自己畢竟不是原主,說不準適應性就不一樣呢?
於是他又從書架上取下了一本《心光.奉天卷》。
三次低聲誦讀之後,心光幾乎看不出變化,林霄停下了誦讀。
……
修煉心光的功法,整個玄靈界都隻有這三本。
據說乃是仙尊傳下,讀之以揣摩道韻,積蓄仙性,才能有激發心光之效,為修仙打下基礎;隻有心光大成之上,才能踏入修仙道路。
至於那些心光大cd沒有的人——修到高處了還考慮皇後吃餅會不會蘸更多醬的人,那是真的浪費資源了些。
按照原主記憶,四五十年前,別說心光大成,就算心光圓滿,自生異象的天才都不一定有機會踏入修仙道路,這還是建立在三位仙尊沒有傳下心光秘法的前提之下——沒有仙尊秘法加持,便要目見心光都能刷下一大把人。
究其根本,還是修仙資源恒定,少一個人修仙,其他人自然就能多分一絲靈氣。
也隻有此時,玄靈界與峰影界正處交戰,玄靈界不惜代價為求戰爭勝利,平民孩子才有修仙長生的機會。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這時候讓林霄煩惱的是,那份文思草,他一丁點都不想交給林路。
既然修煉速度上來了,找個家族長老演法,告訴家族,自己又成為天才了?
林霄搖了搖頭,他並沒有與家族虛與委蛇的想法。
至於其他……
林霄腦中突然閃過些什麼。
那是大學時候,他曾經看過的《道德經》——
心光境的積累,乃是為了揣摩道意,積蓄仙性,《道德經》乃是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所著,其中道韻應該很足吧?
其實不僅《道德經》,還有《莊子》,《鬼穀子》這之類特別有逼格的古典巨著,林霄都曾經看過。
不過那時候都隻是翻閱,看了原文和解釋,也沒有刻意背誦,不知道現在還想得起來沒有。
這樣想著,林霄拿出紙筆,試著默寫一下出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注二)
便在此時,林霄看到麵前的心光,似乎跳動了一下。
林霄愣住了。
“錯覺麼?”
林霄深呼吸了一下,壓下心頭紛亂的思緒。就算《道德經》再厲害,也是文章越完整越有效用,光憑這兩句話,能有《道德經》全文的百分之一效用麼?
於是他循著腦中的印象繼續寫著。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注二)
很神奇的是,林霄原本以為自己隻記得最前麵的那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沒想到一寫起來,卻是筆走遊龍,根本停不下來。
而另一邊,心光已經肉眼可見地,比剛才增加了一絲——
這才是《道德經》的第一章啊……
林霄輕輕呼出一口氣,放下筆紙。
相對而言,誦讀的修煉效果最好,默念的修煉效果次之,書寫的效果最差——因為寫字太過耗時。
但即便如此,書寫《道德經》也比朗誦《尋道卷》快了十倍以上。
若再算上默讀的速度增幅,算上整本《道德經》的增幅……
林霄眯縫的雙眸中,難掩光芒閃爍——
三日之內心光小成,不難。
注一:出自《太上赤文洞古經注》,
注二:出自《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