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道路不可能風平浪靜,喜怒哀樂的事時有發生,一個人如果不學會對情緒的自我調節,往往喜則衝動,怒失理智,悲會傷身。
如果把你情緒中的喜怒哀樂比喻成音符的話,你就是一位優秀的音樂大師。你需要用自己的食指,來奏響最為美妙的情緒音樂。你必須掌握好力度、高低音的調配,也就是說,你需要恰如其分地掌握住自己的情緒。你要把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意念當成自己的人生花園,如果你希望情緒花園裏枝繁葉茂、花團錦簇,那麼你必須精心栽培花園中的花兒,你必須把你的喜怒哀樂控製得如魚得水、運用自如。
任何喜事,隻是代表某一方麵或某一階段的成功。如果把曆史視為包袱,不考慮下一步的打算,樂極便可能生悲。“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形象地說明了福禍是非的轉化情況。遇有喜事,也要冷靜,要作全盤考慮,做好下一步的打算,這樣才能常樂而少悲。考上了大學,不用說是一大喜事,但沉湎於自我陶醉之中,不思今後的努力,就可能走入歧途。遇有成功之事,不要看得太重,要像有一千多項發明的愛迪生一樣,把每一項發明當作一個新起點,對自己提出新要求,這樣才能使自己更上一層樓。
人逢震怒,容易衝動,做出蠢事,後悔莫及。所以在怒氣旺盛之際少表態,少行動,多聽些不同意見,還可以設身處地考慮考慮對方的想法和處境。如果知道自己容易激動,可采用自我告誡的辦法,像林則徐那樣,自書“製怒”兩字張貼於醒目之處,不時地告誡自己。
陷入大悲,人要自拔。轉移注意力是很有效的方法。美國的道格拉斯,失去了五歲的掌上明珠之後,出世僅五天的女兒又夭折了,唯一可安慰的是還有個四歲的兒子。一天,兒子要求父親替他做一艘玩具小船,他沒有理由拒絕兒子,就花了三個多小時做好了。他意外地發現,在這幾個小時中,自己的心情從來沒有這樣平靜過。所以對一些有傷感情緒的人,最好不要讓他閑著,換換環境,釣魚、打球、騎馬、拍照,參加公益勞動。離開造成悲傷的環境,使他從悲傷情緒中解脫出來,避免觸景生情,睹物思人。
一個小男孩,脾氣很暴躁,常常不能夠控製自己的情緒,每天總是大發脾氣,不是和班裏的同學吵架,就是和鄰居的孩子們打得不可開交,而且他還幾次和老師、自己的媽媽、外祖父母頂嘴、大聲爭辯。
父親為了改變他這種情況,一天,拿過一大把鐵釘和一把小錘子對他說,傑克,你以後想要發怒的時候就跑到門口的那根粗木樁那裏,用這把錘子狠命地砸進去一顆釘子,想發怒一次就釘一顆釘子。
小男孩很高興地接過了釘子和錘子。於是,每當他想發怒的時候就跑到家門口的木樁那裏,狠命地砸進去一顆鐵釘,最多的一天他甚至向木樁裏釘進去100顆釘子。每當他沒有了釘子就找父親要,父親很爽快地就給他了。慢慢地,小男孩對釘釘子感到非常地厭煩了。
有一天父親對他說道,傑克,每當你感到心情不錯時就從木樁上取下一顆釘子吧!聽完了父親的話,小男孩就走到木樁那兒取下了一顆釘子,他發現,取出釘子要比釘釘子難多了。可從那一天開始,小男孩每天往大木樁上釘的釘子越來越少了,而取出的釘子越來越多了。終於有一天,他不再向木樁上釘釘子了。那天,父親親切地表揚了他,小男孩心裏喜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