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多一個心眼,多一次機遇(1)(1 / 3)

生活就是一個萬花筒,透過筒孔,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身軀,看到別人的形象,看到無處不在的機會和陷阱。人生如棋局,機會如棋子。所以我們不能光依靠卒子過河般亦步亦趨,還要讓子子各顯神通;不但要在你的心眼中把握好每個棋子的潛能,還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唯有此,你才能處處取得先機,事事贏得勝算。你才能出手不凡,卓爾不群。

機遇改變命運

談及機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機會的近義詞——機遇。機遇是什麼?上網一搜,套話連篇,有的說機遇是人生路上的良伴;有的說機遇是人生目標的導航員;還有的說機遇能讓你避過暗礁,躲過荊棘,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途徑實現人生的理想。諸如此類無邊無岸的解釋好像誰都能道來幾句,但並沒有把機遇的實質含義講明白,再打開《現代漢語詞典》,機遇有了較權威也算是較明晰的解釋:境遇;時機;機會(多指有利的)。然而,這種解釋真的就通嗎?我恰恰發現有人是在逆境中成功的,也有人是冒險成功的,難道必須事先知道“有利”才叫機遇?如此看來,《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有點像掰字,所以也不能完全服眾。況且《現代漢語詞典》明顯地把機遇與機會等同起來,這也說不通。算我對此多長了心眼,冒昧了。

依我之見,機遇本質上就是改變人將來命運的境遇,就看你抓著沒抓著這種境遇。

當年的李自成造反,如果他踏踏實實在西安老巢建都,肯定是可以改變他命運的機遇了吧?可是他信天命,犯了知己不知彼的錯誤,攻打北京,結果被滿人多爾袞部和吳三桂部搞掉了。說明李自成對機遇並沒有多花心眼去透析。

無疑,機遇對有心人而言其利是不盡的,但你可知否?機遇可不像機會,喪失了一次可以再等一次,再再等一次。其實機遇更多時候就像一道一掠而過的彩虹,你還沒留下心來關注,它就從你的眼前滑過去了。就比如一年一屆的學生高考,這對每一個學生來講都是機會,一次考不上可以明年再來,但如果你碰上有一年正好你所喜歡的專業擴招,你的考分差那麼一點,這就喪失了機遇,明年還會有嗎?天曉得!

我分析起來,機遇有三個方麵要素應該值得我們注意:

一是機遇的偶然性。機遇是難以預測的,是偶然的,盡管它的本意是對主體發展有利的,但未必人人都能在機遇來時的第一時間內就能準確地判斷出它的有利性,所以有的人能抓住機遇,有的人抓不住機遇。但難以預測並不代表著不是機遇。沒抓著的機遇也不能說你沒機遇。記得陳先達先生在其《漫步遐思》中說過:“偶然不等於機遇,隻有當這些偶然被緊緊把握並被充分利用時才成為機遇。”我認為陳先生對機遇的認識有失偏頗。如果說偶然“被緊緊把握並被充分利用時才成為機遇”,那些由於沒預測準而導致自己“漏掉機遇”的人,就不必在事後捶胸頓足了。

二是機遇的時效性。應該說,最不容易得到的而又最容易從指縫中溜走的就是機遇。大從一個民族的生命轉機,小到一個人的命運攸關的抉擇,最要緊的其實也就是那麼一兩步,但機遇裏含有時機的元素,成熟的機遇就是把握機遇的最好時機,錯過這個時機,機遇可能就再不是機遇了。比如麥當勞教父雷·克洛克潦倒到56歲,借款1萬美元盤下了麥氏兄弟的麵包店,於是改變了他後來的命運。這正是恰逢麥氏兄弟的不爭氣,給雷·克洛克提供了好機遇。如果等麥氏兄弟清醒過來,和雷·克洛克鬥起心眼來,或許今天的麥當勞就不是雷·克洛克的了。從曆史眼光上,我們同樣也能看到一個國家如果丟失一個機遇將意味著什麼。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失去一次機遇,就落後一個時代”。

三是機遇的隱蔽性。機遇的本體分為“明機遇”和“暗機遇”兩種,“明機遇”的表現力是直射式的或直觀式的,比如如今中國具備了建設的好平台,這是眾人皆知的機遇,所以不存在隱蔽陛。但“暗機遇”則不然,“暗機遇”的表現力是回旋式的或迂回式的,如果你不多個心眼,便很難看到一種現象或一種事物後麵潛藏著的機遇。打個比方,清王朝國門被洋人洞開,這裏就潛藏著東西文化交流與通商的機遇,但清政府看不見這背後的東西,隻被“鴉片”戰火燒得糊裏糊塗,再睜眼一看,連八國聯軍的國土在地球的什麼位置都找不著,又何談什麼機遇呢?然而隱蔽性並不意味著就是看不見的遠端。大家都知道愛迪生發明燈泡的經曆。他可是曆經一萬次失敗的喲!有多少人能看見他一萬次以後能碰上什麼奇跡呢?可是他碰上了,與其說是碰上了,不如說他是努力出來了。為什麼他不放棄努力呢?因為他已經看到了在別人眼裏已經被遮蔽著的成功的機遇。

讓我們再來看看機遇與人的心眼有什麼關係。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心理很浮躁,覺得賺錢很辛苦,累得疲憊不堪,一年下來所賺到的錢,不如人家一個月賺的多,如果讓大家去選擇這兩種賺錢方式的其中一種,想必都不會選擇前者。但請你多個心眼想想,如果後者的機遇來了,你抓得著嗎?即使抓著了,又抓得住嗎?現在的社會發展的特征是能力說話,實力說話,競爭優勝取決於人腦,是頭腦在競賽,誰對新生事物反應敏銳,誰對新生事物接受得快,誰善於把握新生事物帶來的機遇,誰就是贏家。從這個意義講,機遇就是從比別人多一個心眼中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