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事事動心,辦事活心眼(5)(1 / 3)

2.極力尋求辦妥難事的突破口

當遇到難事時,要想迅速打開局麵,首先需要多觀察與之有關的其他事物,尋求該事的“突破口”。有了“突破口”,便可以以點帶麵攻破阻力,從而達到目的。

在辦事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係列阻礙和麻煩。當遇到看似無法克服的阻力時,需要動動腦筋,極力打開一個突破口。

美國紐約某大銀行的理查斯·華特奉上司指示,秘密地對某家公司進行信用調查。正巧華特認識另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長,這位董事長很清楚被調查公司的情形,華特便親自登門拜訪。當他進入董事長室,剛坐定不久,女秘書便從門口探頭對董事長說:

“很抱歉,今天我沒有郵票拿給你。”

“我那12歲的兒子正在收集郵票,所以……”董事長不好意思地向華特解釋。

接著華特便開門見山地說明來意、可是董事長卻含糊其辭,一直不願做正麵回答。華特見此情景,隻好知趣地匆匆離去,沒得到一點兒信息。

不久,華特突然想起那位女秘書向董事長說的話,郵票和12歲的兒子。沒時,也聯想到他服務的銀行國外科,每天都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件,有許多各國的郵票。

第二天下午,華特又去找那位董事長,告訴他是專程替他兒子送郵票來的。董事長熱誠地歡迎了他。華特把郵票交給他,他麵露微笑,雙手接過郵票,就像得到稀世珍寶似的自言自語:

“我兒子一定高興得不得了。啊!多有價值!”

這一次,董事長和華特談了40分鍾有關集郵的事情,又讓華特看他兒子的照片。後來,沒等華特開口,他就主動地說出了華特要知道的消息。他不但把所知道的消息都告訴了華特,還召來部下詢問,打電話請教朋友。華特沒想到區區幾十張郵票竟讓自己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任何事情其實都有辦成的突破口,這些突破口往往隱藏在不起眼、容易被忽略的小事中,隻要你用心觀察,就一定可以牽住把事辦成的“牛鼻子”。

變著心眼去求人

辦難事,硬求人,常常會碰壁。所求之人會被你嚇著,會一下回絕,根本就不理睬。所以明攻不如暗取,抓住所求之人身邊的關鍵人物,可以化難為易,一舉製勝。

在社會生活中,很多難辦的事能辦成大都是由“暗箱操作”決定的。所以,要變著心眼兒,多在不顯眼處動些腦筋,常常能收到化難為易的效果。

“暗箱操作”法就是把工夫用在“背地”裏的辦事兒技巧。這種技巧也有竅門。在社會上要想盡快辦成很多難辦的事兒,最好針對關鍵人物悄悄地暗中下工夫,突破關鍵人物這道關卡,謀求關鍵人物的讚同和協助,問題往往很容易得到解決。

有的事兒,關鍵人物不好找,也可以找關鍵人物周圍的邊緣人物,繞個圈子把事辦成,這也是化難為易的好方法。

因此,要想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穩操勝券,除了著眼於主管、領導一類有正式組織身份的負責人外,還應該爭取足以影響主管領導的非正式的“權威人物”的同情、支持和幫助。通過當事人或上級主管人的親友故舊,來說服當事人,則把難辦之事辦成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有時候,即使是上級主管和具體辦事兒人員同意解決的問題,也會由於下屬某一環節作梗而擱置下來。負責這一環節的人雖然職位不大,但也是解決問題所必須疏通的“關鍵人物”。這時候你切不可因他不起眼兒,就以為可以隨便應付,否則你的好事兒就可能壞在他的手中。所以一定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抓住每一個可能發揮作用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