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往往會聽到一句話:“做人多個心眼兒。”這句話說的是做人的一個基本原則。古人也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逢人隻說三分話,不可拋全一片心”等等。的確,這是一個人人都知道的道理,然而它卻未必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從古至今的曆史都說明了這個事實。做人多個心眼兒的難處首先是識人,因為“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呀!所謂做人能知人者勝,做人不能知人,就猶如身處險境而自己卻毫無察覺,豈有不危險之理。多個心眼就是要多留意一下,多懷疑一下他人的用心。
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又常用“使心眼”這樣的字眼來形容做人做事的動機不單純、善於使詐、耍手段等等行為,以至於“心眼”一詞給人留下貶義的形象。其實“心眼”對一個人來說,有了並非就是壞事,沒有才叫可悲呢!它是一個成熟穩重的人必備的智商,必須注重的心理細節。因為人際關係錯綜複雜,世態變化無常,你在做人做事方麵不多些心眼兒,不多想些法子是不可能處理好人際關係的,而使點心眼倒是可以幫你大忙。因此,不要把心眼看低了、想歪了,其實它無非是處世的靈活思維,做人的機變方式。無論是誰,也無論辦任何事,缺少心眼或心眼不活都是會吃大虧的。
因此,心眼雖不是與生俱來的東西,但作為一種生存的理念,同樣也是手段,它卻潛藏在每個人的心中。有沒有心眼,應該說心眼用得好不好,就看你平常用什麼態度來對待心眼的功用了。多一個心眼多一些機會,多的什麼機會?當然是成功的機會。是人都不會拒絕成功,但成功需要比別人多的心眼,比別人多的心眼,就需要付出比別人多的心眼修煉,這些修煉並不求超凡入聖,隻求在平凡生活中多些思考、多些比較、多些務實、多些懷疑、多些準度的把握,正所謂以和為貴、拋磚引玉、欲得先與、欲擒故縱等等智謀或手段。聽起來似乎都跟兵法一樣玄乎,其實不然,這隻是一些平常的自我生存計策、自我發展謀略。
生活就是一個萬花筒,透過筒孔可以看到自己的身軀,看到別人的形象,如果你能留心,還能看到人心裏的陷阱。世間最深藏不露的莫過於人心,世間最捉摸不定的莫過於人心,世間最變化無常的也是人心,世間最險惡難測的還是人心!人之麵乃心之表,要知道一個人的神態表情無論怎樣掩飾,也會在不經意中把心中的秘密外泄出來。巧於察言觀色,是慧眼識人的基本功。曆來的聖人、偉人、賢人、名人們,都極有識人的智慧和禦人的藝術。因此,誰若能準確地挑出小人與君子,擇出庸才與英才,辨出損友與益友,誰的人生就會增加更多的成功機遇,減少更多的失敗噩運。
《識人多個心眼兒》本著簡單實用的原則,結合現實生活實際情況,用通俗流暢的語言,從人際、口才、經商、職場、辦事等多個方麵揭示了造就幸福人生的全部秘密。本書還列舉了大量識人多個心眼兒的典型例子,無一不貼切地印證了本書所要闡述兩個宗旨:一是多一個心眼,就會少上當,二是成功就是比別人多一個心眼。隻要能遵循書中簡單有效的原則,認真領悟並不斷實踐,就一定可以成為會說話會辦事的人,從而處處逢源,魅力四射,大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