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從飯局出發,最終超越飯局(4)(1 / 3)

近日某報刊登了一篇關於喝酒的辯論,道出了當今社會最真實的一麵。正方:“人若不喝酒,白來世上走;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李白鬥酒詩百篇,蘇軾把酒問青天;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反方:“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裏麵藏。大道勸人三件事,戒賭戒毒少喝酒。”正方:“世路難行錢作馬,愁城欲破酒為軍;酒杯一碰,感情無縫。一天兩三場,一頓四五兩;酒場如商場,萬事好商量。你朦朧,我朦朧,你我正好簽合同;你喝醉,我喝醉,你我都能得實惠。”反方:“喝了咱的酒,不想點頭也點頭,喝了咱的酒,不願舉手也舉手。一四七,三六九,酒酒歸一跟我走。”正方:“感情淺,舔一舔;感情深,一口悶;感情厚,喝不夠;感情鐵,喝出血;寧把腸胃喝個洞,不能讓感情裂條縫。”反方:“隻要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隻要感情深,哪管一口悶不悶;隻要感情到了位,一點不喝也陶醉。”正方:“能喝半斤喝八兩,這樣的幹部要培養;能喝八兩喝半斤,這樣的幹部要當心;能喝白酒喝紅酒,這樣的幹部要調走;能喝紅酒喝飲料,這樣的幹部不能要;能喝飲料喝茶水,這樣的幹部回家去。”反方:“隻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少端杯子多拿筷,少喝酒來多吃菜;不強求,不使壞,大家健康又愉快。”正方總結:“酒生膽,酒生情,酒生樂,酒生興,酒生友,酒生金,酒要大喝。”反方總結:“酒生病,酒生錯,酒生災,酒生亂,酒生腐,酒生禍,酒要少喝。”

雖然一直以來,在酒桌上吃吃喝喝被百姓們所唾棄,但是從政府領導到企業精英再到普通百姓,哪一個能完全沒有應酬?其實,飯局還是要有的,有多少大生意都是在酒桌上敲定的?隻是看當事人是怎樣看待這個飯局。如果吃的好,那麼通過這個飯局,你得到的就會是實惠、利益、財富,甚至是一生享用不盡的能源。

飯局是心靈的溝通,情感的交流

民以食為天,原本吃飯是為了填飽肚子,但現在社會中吃飯越來越有了更深層的作用——人們可以借吃飯增進溝通,交流感情。經曆過太多的談判,每次談判成功簽下合同都是在吃過飯後,雙方相互有一點了解後,談判就會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進行,對對方的建議需求也能體諒,這樣很能相互產生好感,隻要不超過對對方的底限,都是能夠取得最大的成功的,談判會圓滿結束。

為了公司的一份合同,隻身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和別人進行談判溝通,吃飯的時候,如果不喝酒,很難會讓雙方的心走得近一點,能夠容易溝通點。一般上午去談判,都不會取得什麼成果的,突破一般都是在下午,就是因為中午大家一塊兒去吃飯了,酒桌上進行過感情溝通,下午談判起來,就會容易得多。

最近聽說,有些老中青夫妻們鬧別扭,專門到酒場上和解矛盾。這讓人聽起來實在難以相信,很多人會覺得有些誇大了酒的作用。但事實上,酒確實有這種魔力,可以化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

杜琪峰93年與周星馳合作拍攝電影《濟公》時曾鬧不和,杜琪峰更曾揚言跟星爺沒朋友做,但曾有記者卻見二人吃飯喝酒,一個飯局,竟然化解了星爺與杜導17年恩怨。

記者問杜琪峰是否約了星爺談合作時,杜說:“不是,純粹吃飯。”然後便離開。大概5分鍾後,星爺也拿著盛著紅酒和蛋糕的紙袋離開,笑笑的他沒有回答記者問題。有記者致電星爺,問是否與杜商討合作大計時,他說:“純粹吃飯,大家好久沒見。亞洲電影博覽來了很多電影人,前晚我和馮小剛吃飯,昨晚就和杜琪峰”。杜琪峰昨也在電話中表示隻是吃飯喝酒,不談公事。

的確如此,飯局中的交流可以輕意地打開人們的心扉。若是兩個人因為某些小事產生了不愉快的事,鬧矛盾,最好平心靜氣地坐在一起,吃點小吃,喝點小酒,吐露出心聲,把壓抑在心底的話說出來,自然心結就會很快被揭開,這樣很快矛盾就會在飯局的調和下漸漸消失,最終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