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 / 1)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有一個著名的老掉牙的故事是“塞翁失馬”,對它的喻義大家也早已耳熟能詳。但是把它同現實的生活割裂開來是人們常犯的一個錯誤,事實上這個故事同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

在這個充滿憂患的世界裏,總是有失有得的,上帝無比公平,他從你這裏拿走多少,一定會以另外一種方式或在另外一個時間裏同等甚至加倍補償給你。隻是人們容易被失去迷惑住了雙眼,眼睛裏全是失去的風景,心裏全是失去後的悲傷和怨恨,看不到隱藏在失去裏的大好機會,感受不到失去背後收獲的氣息。所以常常是錯過了春花,又錯過了秋雨。而聰明的人會以平和坦然的心態麵對失去,失去的永不再來,一味沉湎於失去就如同坐在跌倒的地方久久地哭泣,不僅徒勞無功毫無意義甚至還會錯過更多成功的機遇和收獲的季節。隻有那些習慣於失去的人,方能找到生活的精髓之所在,從而從幼稚走向成熟,從貪婪走向博大。

人生就像一張白紙,遺憾的是這不是一張毫無瑕疵的紙,它上麵總是會有幾個小黑點。一部分人看到的是這張紙的純白,黑點倒成了一種點綴,絕不影響其美麗,而另外一部分人看到的卻是一張被汙染了的白紙,奇醜無比,這便是樂觀者與悲觀者的區別。所以,生活中悲觀的人總是對失去耿耿於懷,怨恨不已,而樂觀者看到的卻是失去的反麵——得到。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枚硬幣,一麵是失去,一麵是得到,麵對失去裝作視而不見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一味盯著“失”,“隻見樹木不見森林”那更是不可取的,重要的是要有一個豁達寬容的心態,原諒生活中的失去,珍惜擁有的,抓住握在手心裏的幸福,而不是念念不忘逝去的快樂,這才是生活中的真正智者。

“總在失去以後才想再擁有”這幾乎是所有人的通病,明明知道時光不能再倒流,為什麼還有要在失去以後繼續放任擁有的再次失去?為什麼不能放手失去帶給你的痛苦和傷害,正視現實去尋覓新的人生方向呢?說不定正是這次失去造就了你走向成功的契機。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10歲小男孩在車禍中失去了左臂,但他很想學柔道。後來,男孩拜一位日本柔道大師做了師傅,開始學習柔道。可是從始至終,師傅隻教了他一招,小男孩搞不懂就問師傅:“是不是應該再學學其它招術?”師傅說:“你隻需這一招就夠了。”幾個月後,小男孩第一次參加比賽,沒想到居然輕輕鬆鬆贏得了前兩輪。第三輪雖然有點艱難,但小男孩敏捷地施展自己的那一招,進入了決賽。決賽時,又是同一招,贏得了冠軍。小男孩心中滿是疑問,就問師傅:“我怎麼憑一招就贏得了冠軍?”師傅答:“有兩個原因:第一,你幾乎完全掌握了柔道中最難的一招;第二,就我所知,對付這一招唯一的辦法是對手抓住你的左臂。”小男孩因為失去了左臂從而為自己的人生贏得了一片新的天空,難道這不是有所失必有所得嗎?

不要把失去當作你後退的借口,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失去,跌倒了站起來就是一個新的開始!請記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若是心儀的人棄你而去,不必心痛,因為真愛你的人正等在前麵;若是你去求職的公司沒有錄用你,不必遺憾,說不定你以後去的單位更適合你的發展……即便是誤了航班,也別氣惱,或許你正在逃脫一場冰海沉船的災難,也未可知。

總之,有所失必有所得,你所失去的生活,生活將會一一補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