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身邊有所成就的人,無不是從小立下誌向,擁有夢想的人。對於有誌成才的人來說,很難想象沒有夢想的人生會是什麼樣子。
比爾·蓋茨從小酷愛讀書,除了童話故事,他最喜歡的書要數《世界圖書百科全書》。他常常一讀就是幾個鍾頭,對書的迷戀和狂熱真是無人能比。蓋茨從小就表現出強烈的進取心,這在同齡人中是罕見的,無論遊戲還是比賽,蓋茨總要爭個高低。
蓋茨就讀的中學是美國最先開設計算機課程的學校。在這裏,蓋茨如魚得水,求知欲得到極大的滿足。凡能弄到手的計算機書刊、資料,蓋茨總是百讀不厭,還能舉一反三。同窗好友保羅·艾倫常向蓋茨發難和挑戰,堅強的意誌力和強烈的進取心使他倆成為知己。艾倫曾說:“我們都被計算機能做任何事的前景所鼓舞……蓋茨和我始終懷有一個偉大的夢想,也許我們真的能幹出點名堂。”
從比爾·蓋茨的青少年時代我們就可以看出,也許蓋茨最早所具有的夢想與一般人相差無幾,財富、成功、金錢對一般人隻是一個抽象的觀念而已,但蓋茨卻能夠將這一夢想與自己新接觸的計算機聯係在一起,這就使得他的夢想有了堅硬的基石。
蓋茨還有一個人人皆知的夢想:將來,在每個家庭的每張桌子上麵都有一台個人電腦,而在這些電腦裏麵運行的則是自己所編寫的軟件。
正是在這一偉大夢想的催生下,微軟公司誕生了,也正是在這個公司的推動和影響下,軟件業才從無到有,並發展到今天這種蓬勃興旺的局麵。
縱觀古今中外的成功者,我們會發現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個偉大的夢想。正是這夢想,在其前進的過程中,在他們遇到困難、挫折和打擊時,激勵著他們勇敢地向前,不斷堅持,從而走向成功。
台灣著名作家林清玄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裏,小時候家裏很窮,林清玄不得不每天跟著父親下地幹活兒。
一天,林清玄停下鋤頭,擦擦頭上的汗水,然後就一言不發,呆呆地望著遠處出神。父親看見他這個樣子,就問他在想什麼。林清玄回答:“我在想,等我長大了,我一定不種地,也不去上班。”“那你想做什麼呢?”父親擔心地問。林清玄堅定地說:“我會每天坐在家裏,等著人給我郵錢。”聽到這話,父親忍不住笑了起來,說:“傻孩子,別做夢了!世界上哪有這麼好的事兒呢!”
上小學的時候,林清玄從課本上知道了埃及的金字塔,他又對父親說:“等我長大了,要去埃及的金字塔玩兒。”父親這回更氣了,在他頭上拍了一巴掌,訓斥道:“不要總有不切實際的想法,把書讀好,找個好工作爸爸就心滿意足了。”
再後來,林清玄上了大學,畢業後當了記者,又出了好多書。他真的每天坐在家裏讀書、寫作,而出版社、報社和雜誌社也會源源不斷地往他家裏寄錢,林清玄就用郵來的錢去各地旅行。有一天,他站在金字塔下,仰望著高高的金字塔,想起了小時候對父親說過的話,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
林清玄成功了,他的成功源於對兒時夢想的不斷追求。
夢想成就英才!
讓每個立誌成才的年輕人大膽夢想吧!
讓每個偉大的夢想都能成為現實!
夢想是人類對於美好事物的一種憧憬和渴望,有時夢想雖不切實際,但毫無疑問,夢想是人類最天真、最無邪、最美麗、最可愛的願望,也是人類邁向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