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迷迭鬆林(上)(1 / 2)

神女峰巒入雲霄,纖足玉立深水搖。

巫山山脈矗立東南,位於建平郡內,為荊州與梁益二州的界山,東起巫縣大寧河,西至巴東郡官渡口,綿延八十餘裏,有著“渝東門戶”之稱。江水由西向東橫切巫山背斜,造就了百裏巫峽,其景美不勝收。

巫山多雲雨,在風雨、河川的雕琢下,一座座奇峰秀巒姿態萬千、氣勢非凡。巫峽穀深狹長,迂回曲折,鮮有日照,峽中濕氣蒸鬱不散,成雲布霧。雲霧千姿百態,有的似飛馬走龍,有的若擦岸蠕動,有的如瀑布般垂掛絕壁,有時又聚起滔滔雲紗,糅合在日頭淺照裏,宛如佛光莊重。

年後開春,冰雪漸消,川流複奔。在三長老的帶領下,朱溪等六人南下漢中,經由巴西、巴東二郡,於雲陽縣渡頭登舟,而後順水東渡,過奉節、遊魚複,終於來到建平郡境內。

疾舟曲水,觀雲望峰,迎著暖日,叫人好不愜意。便是朱溪肩頭的烏金,亦是舒暢地伸展著前肢,一改平日慵懶,難得地抬首張望兩岸,似乎很是好奇。透過薄霧,朱溪仰望遠處,群峰中似有一位婀娜聘婷的少女正自遙注對岸,深情款款,叫人憐惜。她周身披了一層薄紗,如夢似幻,讓他不禁想起奇門中傳承的一段故事,久久回味。

數千年前,元央八族祖先重返八荒,其中七族與伏羲教化後的八荒猿人混居繁衍,但有一族肩負起看護昆侖兩脈的責任,世代歸藏在昆侖深處。其族主被稱為西王母,更是八族族主中的唯一一位女子,西王母脾性乖張,不喜外出,致使族人漸少,遠遠不及其餘七族。然而,這一族血脈最為純正,傳承自元央,更將多數奇門異術流傳下來,卻也漸漸與七族疏離,自成一脈。

那一年,天下大洪,大禹奉命治水,頗遇阻礙。適逢那一任西王母第二十三個女兒瑤姬下山,不耐瑤池寂寞的瑤姬一路遊山玩水,一日途徑此處,甚是欣賞大禹治水精神,於是出手相助,更將治水奇書《上清寶經》相贈。而後西王母派來“仙兵”,將她帶回了昆侖,從此禁足。直到其長姊繼任下一任西王母,這才重獲了自由。

在十一位姐妹的幫助下,瑤姬又來到了當年大禹治水之處,然而十數年過去了,大禹早已不在人世。瑤姬心灰意冷,終日站在望霞峰巔,望著對岸、當年的授書之處,久而久之竟是化作了一座山石。十一位姐妹深受感動,便留在了巫山,為船夫除水妖,為樵夫驅猛獸,為農夫布雲雨,人們稱道一時,以為是十二座山峰的化身,更將瑤姬化身所在的山峰命為“神女峰”。

回味起這一段可歌可泣,朱溪愈是向往那秀麗的神女峰了,況且,那正是自己一行人的目的地六儀門所在,想起萬象陣壁,豈不令人憧憬?

神女峰巒入雲霄,纖足玉立深水搖。很快,小舟便來到神女峰腳下,六人皆有一身本事,哪裏顧得水流湍急,各自縱身一躍,踏著絕壁猱身而上。小舟一沉,複又浮上江麵,兀自隨流朝前,江客一去,卻也多了份自在。

峰頂雲霧繚繞,白石青鬆浸透,一眼望不到深處。沒多久,六人轉入一處山道,行了又複小半個時辰,見有一麵丈高界碑立在鬆旁,上書三個大字——迷迭林。界碑之後雲霧愈發得深濃,根本無法將內裏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