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武皇帝受禪建晉 俏仙子思凡中箭(1 / 3)

盤古開天地,萬物皆平等;女媧造人後,根據人的慧根不同,才分了三六九等;更有慧根極高者修仙得道,成為神仙,開始統治三界,管轄眾生,掌控萬物之命運。為維護三界秩序,各種典章製度應運而生,把萬物生靈全都約束在內,逾越者必遭天譴。然慧根極高者天天有,但典章製度卻不適時變,反而阻礙了三界的繁榮昌盛。於是乎,在那靈源仙根處,有一慧根極高者降生,曆經磨難,終入仙班,然天庭腐朽不堪,天條輕眾生厚神仙,視萬物如草芥,待眾生如螻蟻,終使其幡然醒悟、奮起反抗,開始了一場滅神誅仙,重塑三界的曠世大聖戰。

凡是有因才有果,在這之前,究其根源應從三國末期,晉王司馬炎受禪於魏,建立晉王朝之初說起。

魏鹹熙二年,司馬昭知自己天命將不久矣,提前召集謀士討論冊立世子之事。司馬昭說:“我恐怕命不久矣,今召集諸位來,就是想討論一下立誰為世子?”

何曾問:“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司馬昭說:“這天下本是我大哥司馬師的天下,我何德何能敢占有呢?所以,我想立司馬攸為世子。”司馬攸本是司馬昭次子,因司馬師英年早逝沒有子嗣,故將自己的兒子過繼給大哥一家。

何曾、賈充、王沈等極力反對說:“不可。中撫軍司馬炎聰明威武,有高於世人的才幹。他長發拖至地麵,雙手垂過膝蓋,這可不是做臣子的相貌啊!我等皆認為可立為世子。”

司馬昭點頭默許。

魏鹹熙二年五月,司馬炎被冊立為晉王世子。八月,司馬昭去世,司馬炎世襲相國和晉王位。司馬炎下令:寬緩刑罰、赦免罪犯,安撫百姓、暫息徭役和賦稅,全國服喪三天。就在這個月,在襄武出現了一個身長三丈的神秘人,告訴縣官王始說:“如今該太平了。”

九月,司馬炎任命魏司徒何曾為丞相,鎮南將軍王沈為禦史大夫,中護軍賈充為衛將軍,議郎裴秀為尚書令、光祿大夫;全是晉王府自選官吏。

十一月,初次設立四護軍,用來統領都城之外的各支軍隊。司馬炎還命令各郡的中正以六條標準舉薦未被任用的賢人:一是忠誠勤謹的人;二是孝順虔敬恪守禮儀的人;三是對兄弟友善的人;四是修身自潔勤勉謙遜的人;五是言行誠信合於道義的人;六是學而有成的人。

當時晉王政德和諧融洽,天下歸心。此時天子已知道天道歸於晉,就派太保鄭衝呈進策書。

“谘爾晉王:我皇祖有虞氏誕膺靈運,受終於陶唐,亦以命於有夏。惟三後陟配於天,而鹹用光敷聖德。自茲厥後,天又輯大命於漢。火德既衰,乃眷命我高祖。方軌虞夏四代之明顯,我不敢知。惟王乃祖乃父,服膺明哲,輔亮我皇家,勳德光於四海。格爾上下神祗,罔不克順,地平天成,萬邦以乂。應受上帝之命,協皇極之中。肆予一人,祗承天序,以敬授爾位,曆數實在爾躬。允執其中,天祿永終。於戲!王其欽順天命。底綏四國,用保天休,無替我二皇之弘烈。”

司馬炎先按照禮儀謙讓,魏公卿何曾、王沈等堅持請求,司馬炎順從了眾臣的意見,登基稱帝,國號大晉,年號泰始,並於泰始冬十二月,在南郊設立祭壇,燃起柴火,告祭上帝說:“皇帝臣炎敢用玄牡明告於皇皇後帝:魏帝稽協皇運,紹天明命以命炎。昔者唐堯,熙隆大道,禪位虞舜,舜又禪禹,邁德垂訓,多曆年載。暨漢德既衰,太祖武皇帝撥亂濟時,輔翼劉氏,又用受命於漢。粵在魏室,仍世多故,幾於顛墜,實賴有晉匡拯之德,用獲保厥肆祀,弘濟於艱難,此則晉之有大造於魏也。誕惟四方,罔不祗順,郭清梁岷,包懷揚越,八紘同軌,祥瑞屢臻,天人協應,無思不服。肆予憲章三後,用集大命於茲。炎維德不嗣,辭不獲命。於是群公卿士,百辟庶僚,黎獻陪黎,暨於百蠻君長,僉曰:‘皇天鑒下,求人之瘼,既有成命,固非克讓所得距違。天序不可以無統,人神不可以曠主。’炎虔奉皇運。寅畏天威,敬簡元辰,升壇受禪,告類上帝,永答眾望。”在位的朝廷各級官員以及朝廷南單於、四方少數民族首領等數萬人參加了觀禮。從此曹魏正式交出了他的權利,晉司馬氏開始接掌天下。

司馬炎掌權後,開始大赦天下、減免徭役賦稅、休養生息,並分封諸侯。封魏帝為陳留王,封邑一萬戶,居住在鄴宮。魏室諸王都貶為縣侯。追封宣王司馬懿為宣皇帝,景王司馬師為景皇帝,文王司馬昭為文皇帝,宣王妃張氏為宣穆皇後。尊稱太妃王氏為皇太後,宮殿稱為崇化宮。司馬炎在分封諸侯時,吸取曹魏失去天下的教訓,開始大封司馬一族,一保司馬氏江山永固、千秋萬代。封皇叔祖父司馬孚為安平王,皇叔父司馬幹為平原王,司馬亮為扶風王,司馬佃為東莞王,司馬駿為汝陰王,司馬肜為梁王,司馬倫為琅琊王;皇弟司馬攸為齊王,司馬鑒為安樂王,司馬機為燕王;皇帝的堂伯父司馬望為義陽王,堂叔父司馬輔為渤海王,司馬晃為下邳王,司馬瓖為太原王,司馬珪為高陽王,司馬衡為常山王,司馬子文為沛王,司馬泰為隴西王,司馬權為彭城王,司馬綏為範陽王,司馬遂為濟南王,司馬遜為譙王,司馬睦為中山王,司馬陵為北海王,司馬斌為陳王,封堂兄司馬洪為河間王,堂弟司馬柳為東平王。任命驃騎將軍石苞為大司馬,封爵為樂陵公;車騎將軍陳騫為高平公;任命衛將軍買充為車騎將軍,封爵為魯公;封尚書令裴秀為钜鹿公;侍中荀勖為濟北公;任命太保鄭衝為太傅,封爵為壽光公;任命太尉王祥為太保,封爵為睢陵公;任命丞相何曾為太尉,封爵為朗陵公;任命禦史大夫王沈為驃騎將軍,封爵為博陵公;封司空荀顓為臨淮公;鎮北大將軍衛罐為茁陽公。其餘官吏各有封賞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