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像億萬富翁一樣思考(1 / 1)

腦袋決定錢袋

從道理上講,農民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勤奮的。然而,最勤奮的農民,恰恰是最窮的,真正印證了那句話:勤奮的人未必富有。世界上勤奮的人很多,而真正富有的人卻隻有那幾個,大多數勤奮的人並沒有通過勤奮地工作擺脫貧窮的命運,為什麼?勤奮的人未必富有,因為除了勤奮,我們還得開拓思路,那樣才能富有。

窮人之所以窮,富人之所以富,不在於文憑的高低,也不在於現有職位的卑微或顯赫,很關鍵的一點就在於他是恪守窮人思維還是富人思維。

愛思考的人不一定是一個富人,但富人一定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因為思考是讓一切做出改變的開始,也隻有通過思考,才可以讓一切改變。

美國俄亥俄州一家小店的售貨員普洛斯特和雜貨店老板蓋姆脾氣相投,倆人經常互相串門,在一起喝咖啡、聊天。盛夏的一天,普洛斯特到蓋姆家,一起在樓前喝咖啡閑聊,蓋姆夫人在一旁洗衣服。普洛斯特突然發現,蓋姆夫人手中用的是一塊黑黝黝的粗糙肥皂,與她潔白細嫩的手形成鮮明的反差,他不禁叫道:“這肥皂真令人惡心!”普洛斯特和蓋姆就此議論起如何做出一種又白又香的肥皂來。那個年代,使用黑肥皂是一件平常事,但有心的普洛斯特卻萌發出創業的念頭。

他和蓋姆決定開辦一家專門製造肥皂的公司,名稱就用他倆名字的頭一個字母P和G,叫P&G公司。普洛斯特聘請自己的哥哥威廉姆當技師,研製潔白美觀的肥皂。經過一年的精心研製,一種潔白的橢圓形肥皂產生了,普洛斯特和蓋姆欣喜若狂。

像麵對剛剛誕生的嬰兒一樣,該給它起一個什麼動聽的名字呢?普洛斯特煞費苦心,日夜琢磨。星期天,普洛斯特來到教堂做禮拜,一麵想著為新肥皂命名的事,一麵聽神父朗讀聖詩:“你來自象牙似的宮殿,你所有的衣物沾滿了沁人心脾的芳香。”普洛斯特心頭一熱:“對!就叫‘象牙肥皂’,‘象牙肥皂’潔白如玉,又語出聖詩,能洗淨心靈的汙穢,更不用說外在的塵埃。”

美好的產品、聖潔的名字,誰能不愛?P&G公司為此申請了專利。為了把這種產品推向市場,普洛斯特和蓋姆決定大力進行廣告宣傳。他們聘請名牌大學的著名化學家分析“象牙肥皂”的化學成分,從中選擇最有說服力和誘惑力的數據,並將它們巧妙地穿插在廣告中,讓消費者對“象牙肥皂”的優良品質深信不疑。P&G也由此大獲成功。

富人愛思考,借助思考,富人們更容易找到獲取成功的突擊方向,可以在阻擋自己的障礙上撕開缺口。善於和珍視思考,是富人所具備的可貴品質。

窮人如果希望改變自己的狀況,獲得進步,那麼首先要做的是:改變自己的思維。

貧窮是一種思想障礙,而不是一種經濟狀態,富人最大的資產不是他賬戶上的數字,而是他與眾不同的思考方式,如果你想變富,就必須學習像億萬富翁一樣思考。

香港領帶大王曾憲梓是學習像富人一樣思考的典型。

在商業競爭十分激烈的香港,曾憲梓正是因為獨辟蹊徑,抓住生產高檔領帶這個商機,才取得了事業上的成功。曾憲梓出生於廣東梅縣的一個農民家庭,從小生活極其艱苦,家中經濟困難,無錢支付學費,從中學到大學的學費全靠助學金。後來,經過長期的琢磨思考,他終於從市場的“縫隙”中找到了發展的機遇:香港服裝業很發達,400多萬香港人中,有不少人有好幾套西裝。可在香港沒有一家像樣的生產高檔次領帶的工廠,於是曾憲梓決定開設領帶廠。

然而,曾憲梓在決定辦領帶廠後,卻遇到了一係列想象不到的困難。

最初,他從人們的價格承受能力考慮,準備生產大眾化、低檔次領帶,試圖以便宜的價格來吸引顧客,領帶的批發價低至58元一打,減除成本38元,心想還可以賺20元。可惜,現實卻偏偏開他的玩笑,買主拚命壓價,利潤所剩無幾,盡管這樣,還是不容易銷出,一度經營不順。

他吸取了產品“受阻”的教訓,決定嚐試生產高檔次領帶。他用剩下的錢,到名牌商場買了4條受顧客歡迎的高級領帶,買回後逐一“解剖”,研究它的製造工藝。他根據樣品,另外製作了4條領帶,並將“複製品”與原裝貨一起交給行家鑒別,結果以假亂真,行家也無法識別。這樣一來,進一步堅定了他生產高級領帶的想法。但因懷疑產品質量而不從他這裏進貨,一度造成了產品的積壓。

曾憲梓想,別人不買我的貨,主要是不認識這些貨,如果將它放在高檔商店的顯著位置,就會引起別人的注意,可能會打開銷路。他把自己縫製的4條領帶寄存在當時位於旺角的瑞星百貨公司內,要求陳列在最顯眼的位置,供顧客選擇。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領帶受到廣泛好評,隨之而來的是銷量的大增。曾憲梓也因此而一舉成功。

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人們會受製於各種各樣的問題。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你首先要改變思維,像一個富人那樣去思考,問題才能夠得到解決,事業才能夠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