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一早,狄遠便被小胖子那帶著口臭味的叫聲給弄醒了,不過他也不埋怨,知道今日師父有事,所以洗漱幹淨之後隨著眾師兄弟施施然的往清風穀趕去。
接下來兩個月中,雲渺派並沒有直接教授這些青衣弟子武藝,隻是由專門的教習帶著他們識字讀書,以及講解一些江湖中的基本常識,算是為今後的修武練道打好基礎。狄遠則在這兩個月中,一邊在門中由師兄陸秋書帶著做了些雜務,賺取了一些用度所需的銀兩,一邊努力的識字記憶,倒是做得一絲不苟。
兩個月後的一天,清風穀的一間小木屋前麵並排坐著五位青衣弟子,這五個人正好是九歲到十二歲,其中狄遠十歲,排行老三,前麵是大師兄張青,二師兄李明華,韋長雲這小胖子比狄遠小幾個月,排行老四,還有一個叫做劉塵的小師弟。
張青是農家出身,身材高大粗壯,為人卻十分憨厚,對各位師弟都比較照顧。二師兄李明華卻不是十分滿意跟這幾個師兄弟分配在馬老道門下,時不時出去跟其他一些弟子混在一起,特別是一些內門弟子,還時不時討好他們,希望從他們那裏得到一些其他長老的教授。劉塵這小師弟畢竟最小,十分文靜靦腆,也不太說話。
馬老道穿著紫色長袍,輕輕地用手梳理著花白且雜亂的胡須,見幾個弟子似乎準備妥當了,不緊不慢的走到幾人麵前,似乎有些漫不經心的說道,“好了,這兩個月呢,你們也都應該學了不少江湖常識,也認識了不少字,今天呢,老道我就開始教你們我們雲渺派最基本的內功心法《紫雲道》!我派在江湖上立足三百餘年,皆是以此冊內功心法作為根本,三百年前我派開山祖師雲渺道人原本是南甌國雁州的一位書生,在此山中結廬苦讀,偶然間在這後山雲壁崖之上的岩石縫隙中發現了一部簡書,便是這《紫雲道》心法,於是在此間修習數年,終有大成,在此山創立雲渺派,自號雲渺道人。所以你們可以想見這部《紫雲道》對我派是多麼重要了。好了,下麵為師先把整篇心法誦讀一遍,你們聽好。”
幾個弟子一聽今日要開始教授內功心法了,不由都心中大喜,連忙擺正坐姿,仔細聆聽起來。
那馬老道也不理會幾個徒弟的故作姿態,兀自念道,“觀天之道,執天之行,人以五賊而苦,以五賊而贏,氣之由起,域內以生……”不一會兒,狄遠幾人就聽得暈暈乎乎,不知所雲,那韋長雲因為在家中讀過書,聽得似懂非懂,更是急得抓耳撓腮,眼巴巴的看著老道。
老道卻不管,隻是閉著眼睛念念有詞的繼續念著,念了一盞茶時間,大約是終於覺得差不多了,於是停下來,不知從哪裏掏出幾本靛青色的小冊子丟給幾人。
“好了,為師把這內功心法念過一遍了,這《紫雲道》的秘籍呢也給你們了,而文中所謂的氣,在內功心法中,也稱為內府練氣,這種氣息我們俗稱之為真氣,而自古以來江湖上的人資質不同,因而感受到氣感的時間長短和氣息強弱也是不同,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摒棄心頭雜念,五識不展,以心禦念,以念感氣。”
“所以內功的修習需要靜坐而為,靜心而禦氣,禦氣凝神,這是最基本的一步,而這內功的練習是要一步一步來的,感氣是所有內功的第一關,一旦你們感覺到真氣,那麼說明已經真正能夠修習內勁,凝結真氣了,當然,這真氣的凝結也是需要緩緩嚐試,多則一月,少則兩三天,就能凝結氣勁,所以今天你們回去的任務就是嚐試感受氣勁,這本《紫雲道》你們都先留著,回去之後就開始靜坐感受氣感,什麼時候感覺到體內的真氣了,再來找我,感受不到氣感,一切都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好了,今日便到此處,一旦你們感受到了氣感,我再來一一指點。”說著一甩袖,轉身進屋去了。
既然師父這麼說了,五人也不好反駁什麼,各自領了《紫雲道》回轉自己的小屋開始了修武的第一步感氣。狄遠回到自己屋裏,便迫不及待的將那本《紫雲道》翻了開來,然後一絲不苟的開始閱讀起來。
“……人之肉體以為熔爐,內真以為氣息,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靜心閉目,心觀口鼻,觀穴道奇經,有氣如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