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 / 1)

前 言

40年前,一個黑皮膚的小男孩依偎在媽媽懷裏,手指電視上一個慷慨陳詞的黑人說:“媽媽,他是誰?”那個白皮膚的年輕女人笑著摸摸他的頭說:“他是個領袖。”男孩年紀太小,並不知道領袖的具體含義是什麼。他隻聽到媽媽說那個人是個了不起的人,他擁有偉大的事業和一顆勇敢的心。男孩就又把頭轉向電視,電視裏黑壓壓的一片全是像自己一樣的大人和孩子。他們有的揮舞手臂,有的滿含熱淚。這一切都是因為台上那個激情四射的人。他不斷地重複一句話:“我有一個夢想,我有一個夢想。”男孩也跟著喃喃自語道:“我有一個夢想,我今天有一個希望。”

40年後的今天,芝加哥,藍色夜空璀璨迷人。台上同樣有一個皮膚黝黑,年輕、英俊的黑人在發表演說。台下依然是數萬渴望與崇拜的眼神。隻不過這次,除了黑皮膚還有白皮膚和黃皮膚。很多事情都在改變,不變的是依然有一個小男孩延續著40年前的故事。他依舊拽著媽媽的手,問台上的人是誰,他做了什麼,為什麼那麼多人聽他講話,而他的媽媽則不用連篇累牘地介紹那個人,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名字,她隻需溫柔地重複一遍:“他叫巴拉克·奧巴馬,他曾經也像你這樣小,這樣的不懂世事。他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或許也因為某個領袖而向他的媽媽發問。但是隻要你記住,隻要你能像他學習,像他一樣走以後的路,你就會成功。你所有的答案都在他的經曆裏。”

媽媽的話小男孩或許還不明白,就像40年前幼小的奧巴馬,不明白媽媽對他說的關於馬丁·路德·金的話一樣。但是隻要將夢想的種子播下,總有一天它會發芽。隻是這種子需要希望、勇氣、行動和正確的方法去灌溉。奧巴馬無疑是最典型的楷模。40年前像他一樣膜拜馬丁·路德·金的孩子應該不止一個,為什麼隻有他取得成功?他到底經曆了什麼?他曾經像很多黑人少年一樣擁有不羈的青春和年少時光,是什麼讓他改變,重新獲得大家的認可和青睞,並一舉登上美國權力最高峰總統的寶座?而40年後的今天,在台下聆聽奧巴馬演講的孩子何止千千萬萬,他們幼小的心靈在莫名感動的同時,或許也會有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怎麼做才能成功?怎樣做才能像奧巴馬一樣受到大家的歡迎?怎樣在競爭愈來愈激烈的社會博弈中脫穎而出,成功地推銷自己,成為最閃亮、最優秀的那個?

成功從來不缺機會,缺的隻是方法。奧巴馬曾經是最不被人看好的那個。他是黑人,出身卑微,父母離異,當過街頭混混,吸過毒,打過架,如果需要找一個反麵教材,從前的他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厚積薄發的奧巴馬用親身經曆告訴人們,隻要改變就有成功的希望。他強調夢想的重要性,擁有夢想就是緊握成功的王牌。他強調規劃的必需性,沒有規劃,無法正確地認識自己,理想再遠大,前路也會一片茫然。他還說形象和人脈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你可以其貌不揚,但必須自信、優雅,擁有眾多良師益友。

任何一個成功的人都是一個優秀的推銷員,自己就是最大的商品。奧巴馬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懂得怎樣包裝、宣傳、銷售自己。他說“成事要有德”,做事要“不按常理出牌”,奮鬥的路上“唯有埋頭苦幹,才有出人頭地”的一天。麵對麥凱恩、希拉裏等勁敵,他高喊“求同存異”,最後巧妙地“將對手為我所用”。很多人說他有肯尼迪的氣質、林肯的口才、馬丁·路德·金的號召力,而他卻說魅力源於說民眾心裏的話、源於不斷的創新和不滅的希望。

有人說,奧巴馬的崛起給所有尚未成功的人一個啟示:不論出身,不論背景,甚至不論個人能力,隻要擁有勇往直前的決心和無畏的希望,每個人都能觸摸到夢想的彼岸。而在本書中,我們將通過奧巴馬不同時期的故事,再現他從不羈少年成長為美國總統的非凡生命曆程和奮鬥經曆,教授給您奧巴馬獨特的成功技巧:告訴您怎樣將危機化為機遇,如何控製好情緒,獲得眾人的青睞,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沒有誰不能成功,也沒有誰不能將自己展現給大家,完美實現自己的推銷方略。隻要選擇正確的路、正確的榜樣和方法,成功就不會是空中樓閣。奧巴馬說:“勇往直前,傳奇就在我們腳下。”讓我們記住他的話,在2009年這個農曆牛年裏像奧巴馬一樣牛氣十足,用他的故事和生命體悟不斷激蕩自己的人生。每個人或許會因為他而有所改變,生活也因此更加充實和美好。